宣传人大制度 交流人大经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构建和谐文明阿坝。地震之后,阿坝依然美丽!
信息搜索:

主任之窗

阿坝州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为国
阿坝州人大常委会公报

十一届会议公报第三十五期

来源:
访问量:
更新日期:2013-06-25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五期(总206期)                     2012715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举行第四次会议……………………………………………………(1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议程……………………………………………………(2

关于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的

情况报告(书面)………………………………………温玉祥(3

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阿坝州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毛端喜(6

阿坝州人大常委会关于《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阿坝州

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的报告》的审议意见……………………………………………(25

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阿坝州2011年财政决算和

201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单木真(28

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本级预算执行和

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阿福生(41

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牧民定居

行动计划工作的报告……………………………………廖  敏(55

阿坝州人大常委会关于《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牧

民定居行动计划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65

阿坝州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禁毒法》和《四川省禁毒条例》的执法检查报告……高晓蓉(68

阿坝州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州人民政府贯彻

实施《阿坝州实施〈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变通规定》的执法检查报告……………………………郝士昌(80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十一届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州人大代表

的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包正杰(89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任免名单…………………………………………………………(90

在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王福耀(91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

成人员出席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情况……………………………(96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12889日在马尔康举行。

会议传达了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20122016年民族自治法规立法规划(草案)》;听取和审议了州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四川省禁毒条例》的执法检查报告、关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实施《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变通规定》的执法检查报告;听取了州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州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阿坝州2012年州本级财政预算调整(草案)的报告》、《关于2011年州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关于2011年财政决算和201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还通过了人事任免事项,对新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颁发了任命书。

常委会主任王福耀,副主任田晓丹、周耀伍、温玉祥、高晓蓉、郝士昌、王顺清、何文涛、李洪勇,秘书长康庆伟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共28人出席会议。常委会主任王福耀主持会议,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赵平,州政协副主席王明辉,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刘华、副院长尕尔东,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疆立,州人大各专委会和州人大常委会各工作机构、州级相关部门和各县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列席会议。部分州人大代表应邀列席会议;5名公民旁听会议。

阿坝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

第四次会议议程

 

201288阿坝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一、汇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情况(书面)

二、听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州十一届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三、听取和审议州人民政府关于20l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四、听取和审议州人民政府关于阿坝州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调整(草案)的报告

五、听取和审议州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州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六、听取和审议州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财政决算和201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七、听取和审议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工作情况的报告

八、听取和审议州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四川省禁毒条例》的执法检查报告

九、听取和审议州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阿坝州实施(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变通规定》的执法检查报告

十、审议通过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20122016年民族自治法规立法规划(草案)

十一、人事任免

十二、其他

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

第三十一次会议情况(书面)

 

201288在阿坝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

阿坝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温玉祥

 

201272527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在成都举行。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委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崇禧主持会议。

会议表决通过了本次常委会会议的议程;书面传达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精神。

会议听取了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海萍所作的关于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情况报告;关于《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关于《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关于《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修订草案)》、《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办法(修订草案)》议案的说明。

会议听取了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四川省2011年财政决算的审查报告;省人民政府关于2012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四川省2011年财政决算的报告、关于四川省2011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会议还向常委会组成人员印发了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修订)》、《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四川省2011年省级财政决算的决议》。

在完成各项议程后,李崇禧结合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工作会议作了讲话。李崇禧说,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是对省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坚持和深化,近一年来,我们深刻感受到“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发展思路的大提升、发展亮点的大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大提升。事实证明,省委提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意义重大,包含了改革、发展、稳定的丰富内涵,是我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路径和主引擎,必将指导四川在科学发展轨道上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必将推动四川由西部经济大省向全国经济强省加快迈进,必将引领四川走出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李崇禧要求,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推动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中,必须紧紧围绕省委的工作部署,既着眼全局,又立足本职,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制度优势,通过认真履行人大职权,切实把党的意图及时转化为国家意志并监督有关国家机关认真执行;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优势,通过密切联系群众,极大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与创造活力,极大地激发全省各族人民勤劳勇敢、敢闯敢试的精神,为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做出人大应有的贡献。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少雄、张东升、王宇坤、彭渝,秘书长曾省权和委员共71人出席会议。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文华、甘霖,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谢商华,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邓川,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各市、州人大常委会负责人,省人大常委会各办事工作机构负责人,3名全国人大代表、19名省人大代表列席会议。

省政协副主席解洪应邀参加会议。

8名公民旁听了会议。

 

 

 

 

 

 

 

 

 

 

 

 

 

 

 

 

 

 

 

阿坝州人人民政府

关于阿坝州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288在阿坝州第十—届人大会常委会第4次会议上

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毛端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州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2012年上半年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查。

 

关于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州人民政府带领全州干部群众认真落实州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按照“增量提质,跨越发展”的工作要求,围绕“五个阿坝”建设目标,攻坚克难,奋力爬坡,全州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4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40.55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增加值32.28亿元,增长9%

一、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一)农业经济

农牧业生产。上半年,小春粮食产量1.1万吨,同比增长4.2%;各类牲畜出栏14.52万头(只),同比增长0.47%;肉、奶产量分别达1.13万吨、3.19万吨,同比增长2.81%1.03%

基础设施建设和惠农政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3.1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高半山渠系建设新增和恢复改善灌面1.63万亩。新建沼气池1501口,建设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18个。兑现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2.36亿元,兑现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5504万元。

产业化经营。六大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83.03万亩。牦牛肉奶、优质绵羊、优质生猪三大基地产量分别达0.26万吨、2.6万吨、1.7万只、7.6万头。种植优质牧草11.4万亩,建植一年生人工草地56万亩,更新多年生人工草地40.8万亩,新建打贮草基地25.1万亩。积极打造“川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公共品牌,23家企业、合作社使用“川藏高原”集体商标,在成都等5大城市建立“川藏高原”农产品销售点2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6.1万亩,无公害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7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3个。引进、培育州级以上龙头企业26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71家,金川县众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15家合作社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工业经济

工业生产。茂县鑫新二甲醚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岷江电化30万吨/年密闭式电石生产等6个项目竣工。立敦电子扩建16条绿能电极箔生产线等3个项目加快推进。川西磁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改扩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鑫通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氧化铝单晶生产线技术改造等4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灾后迁建企业二期7个项目加快推进。上半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2.18亿元,增长2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6.7亿元(其中成阿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18.2%,增幅比全省平均增幅高1.6个百分点。

要素保障。做好2012年留州电力电量工作,加强计划调度,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积极推进州骨架电网建设,全力做好50O千伏路坪、220千伏扎窝、110千伏壤塘等在建电网工程建设。截至6月底,全州水电站装机达461万千瓦,累计发电69.4亿度,同比增长9.3%。汶、理、茂主要工业地区累计用电28.2亿度,同比增长10.5%

园区建设。阿坝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松潘县生态产业园区地质灾害评估已经完成,“一园多点、四组团”规划方案已经评审。着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二甲醚、电石余热烧石灰、晶体新材料、金属硅矿热炉余热发电等项目建设,加大氯酸钠、氯酸盐、电石、工业硅生产企业技改投入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实现低碳循环生产。16月,园区47户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96%,实现工业增加值5.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36%

成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园区通车里程达71公里,年底成阿北110千伏变电站将投运,燃气管网、供水管网、污水干网基本建成,综合配套设施建设进度加快。新引进怡天环保、蜀中铁道等4个重大产业项目。截至6月底,园区签约项目75个,纳入促建项目71个,正式投产项目22个,即将投产8个,完成投资42.5亿元,实现产值16.4亿元。

(三)第三产业

旅游经济。以旅游二次创业为牵引,不断提升九寨沟、黄龙等核心景区品位。加快完善新兴景区和精品旅游村寨建设,精心策划和实施精品项目,打造旅游亮点。大力推进从单一的生态观光向休闲度假等多元复合方向转型,全域景区内涵不断完善。

汶川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毕棚沟·桃坪·甘堡旅游景区创建4A级旅游景区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启动九寨沟、四姑娘山等A级旅游景区复核工作,旅游景区品位不断提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漩口集中村、水磨老人村,茂县坪头村、牟托村等一批精品旅游村寨,特色突出,风格各异,得到了游客的赞誉;茂县羌城、九顶山景区、九寨沟县南坪古镇等一批景区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四个一示范工程”建设取得成效,旅游发展基础不断夯实;“2012中国欢乐健康乡村游”、2012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和九寨沟国际冰瀑旅游节等活动强力宣传营销,阿坝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上半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76.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0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3.2%38.9%

消费。加快市场体系和商贸服务设施建设,汶川县农产品批发市场、红原县活畜产品交易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方案正在加紧编制。大力推进农超对接,指导和帮助1577个农家店扩展服务内容,完善服务功能。加强粮食储备管理,保障粮食安全。加强价格管理,着力解决管理通胀预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3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排全省第二位。

(四)财税金融

狠抓财政增收,科学安排支出,全州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18.4亿元,同比增长24.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25亿元,同比增长22.3%。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25亿元,同比增长21.4%

按照“摇活存量,用好增量,争取新量”的工作思路,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截至6月末,全州各项存款余额402.46亿元,比年初减少17.2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57.37亿元,比年初增加5.67亿元。

二、投资保持稳定增势

(一)固定资产投资

坚持抓投资项目工作不放松,16月,多渠道争取项目239个,中央、省预算内资金17.97亿元。努力突破审批、审核难点,千方百计推进“一场两园十大工程”建设。上半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4.91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41亿元,同比增长7.3%。马尔康重点建设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已落实5个重大项目资金,滨河路改造项目、马尔康大桥重建工程、马江路改造等项目正抓紧施工。游牧民定居工程中央预算内资金已经下达,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总体方案已获省发改委审批,金川县崇化水利灌溉工程进入审查程序。医疗卫生项目、教育基础薄弱县建设项目、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已上报省发改委审批。

(二)重点项目

今年,计划安排重大项目52项,估算总投资1960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02.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5个,计划完成投资141.8亿元;开工项目17个,计划完成投资60.8亿元。16月,46个重大建设项目实现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98.14亿元。成兰铁路黄胜关隧道开钻,标志着成兰铁路建设推进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九月份成都至川主寺段将实质性开工建设。红原机场环评、可研报告已获批复,落实建设资金7.88亿元,中央已下达预算内资金2.7亿元,工程招投标工作正抓紧进行。映汶高速公路完成总工程量的92%。绵竹至茂县公路、巴郎山隧道等一批交通建设项目推进有力。多诺、剑科、芦杆桥电站和小金川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建设、米亚罗流域水电开发建设进展顺利。双江口电站核准取得进展,有望年内开工建设,金川电站、绰斯甲电站、观音桥电站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马尔康三家寨至石广东至金川、至壤塘110千伏、茂县路平500千伏、小金22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进度进一步加快。

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教育

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切实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2012年春季学期11.7万余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和免杂费,8.2万余名寄宿制学生享受每生每月145元的生活补助。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策,改建闲置村小校舍、村民活动室,增设幼儿附属班73个。组织实施“9+3”免费中职教育和异地双语初中教育,“9+3”在学生达7601名,毕业学生就业取得成效。大力改善办学和教师住房条件,进一步完善校舍安全工程。创新教师激励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引进紧缺专业教师。

(二)科技

新增药材种植面积6000亩,推广农牧业实用新技术10项,争取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3项,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培育认定州级民营科技企业4家,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增专利成果转化5项,完成专利申请18件,评选2011年度州政府科技进步奖评11项。推荐松潘、金川、九寨、茂县、若尔盖5县申报省级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

(三)卫生

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取得成效。大力发展中医和民族医疗事业,提高中医民族医务水平。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能力建设,组建卫生应急队61支。全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l00%,全州农村居民参合人数为67.47万人,参合率达97.74%。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实施零差率销售。全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0%使用基本药物、100%网上采购、100%零差率销售。

(四)文化、广播、体育事业

大力实施县级“两馆”建设,州博物馆完成项目选址、环评、土地预审等前期工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积极筹备建州60周年专场文艺演出和美术、书法、摄影展,大力推进州庆文库建设。大力打造映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园区(映秀东村),5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入驻。文化遗产保护成绩喜人,确定210名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十类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完成全州180个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1740套,“2131工程”放映6507场,观众达58万人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体育民生工程建设,夯实竞技体育基础。举办县级以上体育赛事6次,参加群众体育活动人数达到18.3万人(次),获得省级赛事金牌4枚、银牌3枚、铜牌2枚。

(五)其他社会事业

人口和计划生育水平稳步提升,计划生育家庭“三项制度”纳入民生工程项目范围。外事台侨、地方志、残疾人、红十字会、防震减灾、气象、档案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四、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民生工程

16月,全州民生工程资金支出17.6亿元,同比增长12.5%。在42个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8648名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汶川、红原两县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成效,基本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目标。331个行政村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完成投资4.65亿元,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阿坝等四县93个牧民定居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顺利推进,松潘等7个县全面开展“回头看”活动,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完成易地育人学生生活补助补差2.6万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181080人,大骨节病区易地搬迁项目累计开工17098户,开工率100%,竣工14716户,竣工率86%,年底将全面完成5年建设任务。全州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200套,开工率82.7%。林区棚户区改造和农垦棚户区改造完成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开工建设农村D级危房改造2428户,竣工1731户,竣工率71%。上半年,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可达2471元,同比增长2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950元,同比增长15.3%

(二)就业

大力推进就业民生工程,落实就业促进政策,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培训和援助。2919名“9+3”毕业生报名参加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笔试,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57个,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166人,创业培训355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5万元。全州月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780元调整为每月960元。在“春暖行动”中,178户用人单位与7772名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16月,全州城镇新增就业388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4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6.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6亿元。

(三)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覆盖面逐年扩大,全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1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O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5.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2.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人数26.8万人,其中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26.1万人。为5.23万城市低保人口和15.93万农村低保人口发放低保金1.63亿元,累计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182元、87元。全州1.02万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改扩建敬老院1所。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1.23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00O万元。

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内部运行管理、医药分离、全员聘用等机制。推进预算制度改革,通过多种媒体公开州本级2011年三公经费决算和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大力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深化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落实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市场准入机制、就地转化机制、产业配置机制、政府主导机制、风险评估机制,依法严厉打击无证开采、越层越界、非法转让等违法行为。建立统一进场、集中交易的公共资源交易新平台,确保“信息公开、机会公平、结果公正”。上半年,组织工程建设招标115个项目/标段,政府采购开标项目110个,组织土地矿权招拍挂和国有产权出让等交易业务17宗,节约资金2.57亿元,实现国有资产增值4000万元。

“招大引强”取得实效。九寨沟白水江开发、中旅大酒店二期改造、茂县羌城金龟寨旅游文化、保利协鑫工业硅等一批超亿元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汶川三江、水磨整体开发,九寨沟县中查沟整体开发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阿坝恒鼎锂盐投资5亿元开发卡拉足锂矿采选、浙江电联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若尔盖铜产业发展基地、东方电气集团投资20亿元开发茂县硅产业链等上亿元项目正在对接洽谈。成功举办了“阿坝一浙江经贸投资合作座谈会,组织企业参加“重庆第十五届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商会”、“青海藏毯会”,做好第十三届西博会前期筹备工作。上半年,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多个,协议引资80亿元,续约项目71个,到位国内省外资金28.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03.5万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268万美元。

六、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取得实效

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等工程,人工造林0.6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69.3万亩,完成防沙治沙3.54万亩,全州5617万亩森林实施常年管护,森林防火连续24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国家重点生态功能规划将我州纳入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20102011共下达水土保持项目投资7941万元,建设项目5个。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平方公里,新建和修复江河堤防14.79公里。小型地质灾害排危除险120处,完成了164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3处重要交通干道和2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已全面完成。全州耕地保有量7.95万公顷,“金土地工程”项目开发整理复垦土地1035亩,新增耕地1000亩。强化环评审批、应急管理、污染减排、生态保护,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目标范围内,4户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的省级限期治理有序推进,其中,2个项目已试运行,2个项目即将完工。九寨沟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已通过初审和现场核查,6个生态乡镇已获得省环保厅命名。

七、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全州社会政治稳定。全面启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模范社区创建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稳步推进“大调解”体系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不断强化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和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面推进“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上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保持固定资产稳定增长任务艰巨,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需要我们开拓新路子、增添新举措,努力加以解决。

 

关于2012年下半年的主要工作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对照年初计划以及“十二五”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按照“稳增长、调结构、促提升”的工作方针和“增量提质、跨越发展”的总体取向,积极作为、超常努力,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全力确保经济较快增长

(一)进一步强化工业支撑

一是加快产业项目建设。狠抓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促竣工投产,狠抓招商合作,促项目落地,推动毛尔盖、松潘小河等电站尽早投产发电,提高装机总量和水电产值。围绕壮大铝、锂、硅、晶体新材料、电子磁材和盐化工六大重点产业,加快扩大产能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努力打造全省最大的锂业生产基地、硅业生产基地和盐化工生产基地。加紧推进灾后搬迁企业二期工程、茂县20万吨大板铝锭、理县浩普瑞锂加工等扩产项目和新上项目,促进项目加快落地、加快开工、参加快投产鼓励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实现上档升级,切实抓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

二是加强要素保障。加强电网建设,推进11O千伏壤塘、金川、220千伏小金、理县沙坝、黑水扎窝、松潘镇江关、500千伏茂县路坪7座输变电工程建设进程。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鼓励用电企业满负荷生产。进一步深挖强力,保障园区用地需求。加强与州人行、州银监局的合作沟通,加快银行授信项目贷款的落地,突出抓好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担保公司加大与金融机构合作力度,做大融资担保规模,最大限度支持企业发展。

三是加快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汶川漩口、桃关和茂县土门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企业入驻条件。加快推进茂县中心、松潘青云集中区的前期工作,尽快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园区加大技术研发、制造业物流、网络信息、质量检测、中小企业孵化器等公共服务平台和投融资担保平台建设,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推进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做好阿坝铝厂等重点企业技改、扩能工作,促进槽木园区三户硅业企业优势集群发展。成阿园区道路实现竣工验收,一期安置房交付使用,二期安置房主体基本完成。园区小学、幼儿园、农贸市场全部投运。排污管网、给水管网、电力通道、燃气管道、通讯管线全部配套建成。力争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户、国内500强或节能环保50强企业2户,力争年底投产项目达到60户。

四是加强节能降耗。进一步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和目标管理,密切关注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情况,深入推进我州千户企业节能行动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督查督办。密切跟踪大秦铬业、三力铁合金公司行业准入工作,做好茂县嘉信硅公司等企业申报行业准入审核、上报工作。

(二)进一步壮大第三产业

一是全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完善《阿坝州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工作方案》,编制《阿坝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规划》。全力推动桃坪羌寨、甘堡藏寨、毕棚沟、叠溪·松坪沟等景区建设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河九曲第一湾、花湖等景区创A工作。进一步加大茂县羌城、九顶山景区,南坪古镇等景区建设和导向系统、旅游厕所、汽车维修点、医疗救援点和自驾游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狠抓旅游招商,力争签约、落地一批重大旅游投资项目。多渠道、多方式开展阿坝旅游宣传推介,注重提升达古冰山等新景区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台湾、日韩及欧美客源市场,深度开发成都、重庆等周边市场。加大旅游执法力度,营造健康、规范、和谐的旅游大环境。大力开展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是着力扩大消费。落实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开展商贸促销、发展信贷消费、鼓励家电消费升级扩大消费需求。以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引导企业成立餐饮协会,打造本地餐饮名店、推出名品。加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实施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和农超对接、扩大连锁超市,健全农村流通网络,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发展特色商业街区、特色交易市场,构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特许经营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体系,积极引导和促进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

(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抓好大春作物田间管理,积极发展晚秋生产。抓好六大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新建蔬菜基地7000亩。狠抓牦牛奶、牦牛肉、藏系绵羊等特色畜牧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切实加强人工种草、草原围栏、牲畜暖棚、巷道圈、贮草棚、牧道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田水利、道路交通、新型能源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高半山渠系工程建设,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

二是加快产业化发展。着力抓好调整产业结构、壮大生产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构架市场网络、完善保障体系、建立分配机制。进一步做强产业龙头,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各类专合组织加快发展,完成5个种植业标准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积极推广“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组织化方式,通过土地有序流转、发展“订单农业”等形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流通性企业和组织的培育力度,建立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窗口直销等销售模式,着力扩大中高端市场占有份额。加强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推进“川藏高原”优质农产品品牌战略,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0万亩、无公害、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个。

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发展非农产业,鼓励兴办观光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土地合理流转,阳光工程等新型农民培训,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四)加强财政增收节支

巩固主导税源,培植新兴税源,强化税收征管。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强化财政增收的稳定性、可持续性。优化支出结构,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厉行节约,压缩和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民生及重点项目建设执行进度,切实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全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一)加快推进“四个一批”项目建设

一是积极组织重点项目申报,争取国家更大支持。对各县项目进行梳理,将一批新项目纳入计划盘子,确保投入持续性。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精心谋划、储备、开发、包装一批重大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和省计划笼子,充分发挥项目投资拉动效应,形成梯次结构,支撑长远发展;要深入挖掘和储备项目,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排序,尽心尽力把项目储备前期工作做深做实,确保政策一到就能立即对接。

二是对能源建设、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项目、民生工程还未开工的重大项目,进行分类指导、加强督促,加快落实开工必备条件。加快大渡河上游干流、绰斯甲河流域、俄日河流域水电开发进度,全力确保蒲西电站、双江口电站、金川电站、绰斯甲水电站和观音桥水电站项目年内取得项目核准。加快南坪古镇、茂县金龟寨、理县木成沟景区深度开发进度,做好九顶山景区及九顶山国际高山滑雪场开发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镇江关220kV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金小路改建项目8月底前实质性开工建设。全力加快锂辉矿开发、锂盐生产及配套硫酸生产线项目落地,力促项目早日签约启动。

三是狠抓项目复工,对续建项目还未复工的要深入现场、加强调度,切实帮助解决资金、施工条件、投资信心等问题,促其尽快复工。对已经复工建设的项目要加强促建力度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的工期时序推进。全力确保成兰铁路、红原机场、汶马高速、雪山梁隧道、小金县集中供热等项目顺利推进。解决项目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粤汶路、堤防工程、马尔康至金川和马尔康至壤塘输变电工程等顺利推进。

四是对于已经竣工的项目,要加强道路、电力等要素保障,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全力确保项目竣工后能及时投产达效。

(二)超常做好项目要素保障

紧紧围绕项目谋划、审核、用地、环评、规划、建设、统计监测等关键环节,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千方百计做好项目综合协调工作。主动理顺项目建设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妥善处理征地拆迁、移民搬迁问题,积极协调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严厉打击非法阻工等违法行为,为项目建设创建一个“零干扰”的外部环境。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建设满意政府的工作要求,简化审批程序,优化流程、限时办结,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项目要特事特办、优先保障。积极争取中央、省上对重点项目进行政策、资金支持。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信贷融资创新,开展重点项目和特大项目银团贷款,探索重大项目资本金、配套资金贷款等融资方式。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大胆探索通过撬动民间资金、盘活存量资产等方式,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同时,要整合用好我州现有政府性投资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示范和催化作用,着力破解资金“瓶颈”。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扎实推进开放合作推进年、招商引资突破年各项工作,充分利用西博会和赴浙江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展示和宣传我州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优良投资环境。围绕农牧业产业化、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4大产业,精心策划、编制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做到储备一批、推介一批,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建立项目信息收集、筛选、分流机制,实行分类管理,有意向投资的项目要及时跟进,重点项目要派专人跟踪协调,促使其早日落地。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严格兑现优惠政策,千方百计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投产率,确保引进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片。

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一)夯实教育基础

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教育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狠抓“9+3”招生和学生管理,督查“两免一补”、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及教育收费政策执行情况。强化学校管理,健全隐患排查责任制,确保学校安全。进一步强化教师培训,提高师资力量。

(二)促进科技进步

进一步加强“九寨科技信息网”和“藏汉双语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开展科技生产示范建设,带动绿色蔬菜、特色水果、生态禽畜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适度规模,打造市场品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具有市场前景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试验、示范,为大面积应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技术。加强基层科普机构、科普设施和科普队伍建设,增强科普能力,创新科普手段。

(三)抓好医疗卫生工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卫生基础设施。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完善卫生应急体系。提升妇幼保健能力,强化卫生执法监督,狠抓食品安全。大力发展民族医药、弘扬藏羌医药文化,扎实推进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进州内异地即时结报,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

(四)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扎实开展建州60周年各项活动的筹备工作,强力推进州博物馆及看守所、寺庙书屋建设,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阿坝州支中心特色网站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积极筹办台湾阿坝州藏羌文化艺术演展活动。大力整治文化市场,为迎接“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全力保障“十八大”期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继续抓好“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中央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及寺庙覆盖、第二期光缆干线等建设,完成农村电影“2131工程”放映全年任务。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抓好竞技体育各项工作,完成2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4条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任务。

(五)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抓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湿地保护和沙化治理等工作,实施二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严格环评审批,控制污染排放总量。加强污染防治和环境监察执法,完善环境应急管理,推进生态州建设步伐。坚守全州耕地保护“红线”,建立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与就地转化的双驱发展新格局。实施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土地整理复垦工程,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合理优化配置资源,推行节能、节水生产、生活,建设节约型社会。

四、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

完成42个村的整村推进和3个连片产业发展项目,完成12972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现农牧民增收28元。扎实推进以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新村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保障、增加投入,圆满完成331个幸福美丽家园建设任务。配套完善93个牧民定居点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切实加强已建定居新村的规范管理,做好迎接全省的检查验收工作。完成大骨节易地育人、安全饮水、卫生防治、更换粮食等年度任务。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突出抓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狠抓城市棚户区改造。

(二)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9+3”计划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的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抓好失业人员、农村劳动者、乡村旅游服务从业人员和一线产业技术工人培训工作。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切实增加群众收入。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抓好扩面征缴工作,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修正案)》,推动服务型企业、高风险企业和有较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全力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及时兑现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人员的待遇。实行低保分类管理,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加强孤儿保障制度建设,探索福利服务中心和农村敬老院运营新路子。开展城乡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大力提升敬老院管理和服务水平,抓好集中供养工作。

五、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加强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领域)、重点部位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防范工作,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力度,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实施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避免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确定的目标任务,对于全面推进“五个阿坝”建设,落实“十二五”规划,保持经济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抢抓机遇,坚定信心,攻坚破难,锐意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阿坝州人大常委会关于《阿坝州人民政府

关于阿坝州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201288目,阿坝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阿坝州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会议对《报告》进行了满意度表决,常委会组成人员34人,到会27人,表决结果为满意21票,基本满意5票,弃权1票。

会议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突出主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要继续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深刻领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和调整变化,在形势研判中统一思想,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发挥工作的主动性。要根据经济运行形势,剖析经济运行特点、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壮大县域经济规模,把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思考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做到发展的思路不变,发展的措施不减,坚持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效益相统一,既注重经济发展速度,更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围绕主导产业,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努力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中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二、抓住主线,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把调整经济结构继续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一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绿色农业,壮大农业基地规模,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农畜产品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二要深入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加快成阿工业园区和以茂县土门、汶川漩口、理县下孟等集中区为支撑的阿坝工业园区建设,按照“扩区强园、一园多点”的发展战略,强化要素保障,调整生产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控高污染、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三要狠抓旅游拓景扩容。按照全域景区理念,以旅游二次创业为契机,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完善新景区和精品旅游村寨基础设施,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景区品味,巩固现有A级景区创建成果;打造红色游、乡村游、自驾游、地震遗址纪念游等景区亮点,积极开展景区升级创建活动;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促销力度,积极拓展客源市场;加大茂县九顶山、南坪古镇、九寨沟县中查沟等景区开发力度。

三、强化保障,着力园区拉动和项目带动

一要坚持园区拉动。按照园区建设的差异定位,加大园区投入力度,加快推进二甲醚、生产电石的余热烧石灰、晶体新材料、硅矿热炉余热发电等项目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多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提高园区容积率和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使工业园区承载更大、更多、更新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注重“招大引强”,坚持国资、民资、外资一起扩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一起推进,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落户园区;鼓励和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大氯酸钠、氯酸盐、电石、工业硅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加快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造血功能。二要坚持项目带动。抓住中央继续实施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及藏区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和工作对接,积极争取新上项目,使更多的项目在我州落地;突破难点,全力抓好“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千方百计推进“一场两园十大工程”建设,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影响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的重大项目要落实责任、积极跟进,力争年内多投入、快推进、见成效;要加快大渡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和电网规划建设进程,加强与水电开发企业和上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多头并进、多措并举,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尽快促成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力促项目早核准、早开工;加大以茂县路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小金、理县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马尔康石广东至金川110千伏输电线路为代表的电网建设推进力度。

四、健全机制,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保稳定、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加强民生事业建设,办好惠民实事。健全保障机制,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大局稳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五、强化安全,狠抓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

坚持安全生产、安全发展不动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加强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安全监管,加大交通运输企业、建筑施工企业、旅游企业等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力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警防范工作。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预案,细化和完善隐患排查机制,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排查力度,有效消除和整治各类安全隐患,避免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阿坝州人民政府

关于阿坝州2011年财政决算和2012年上半年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288在阿坝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上

州财政局局长  单木真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去年12月,州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关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目前,全州及州本级2011年财政决算汇编完成并经省财政批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规定和州人大常委会的安排,我受州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2011年财政决算和201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查。

 

2011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1年,全州财政工作在州委的正确领导和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全力保障改善民生,依法组织财政收入,科学安排财政支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巩固和扩大灾后重建成果、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全州财政收支决算及平衡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

2011年,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完成32.6亿元,增长3O.9%,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完成11亿元,增长44.7%;省级收入6248万元,增长5.7%;全州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1亿元,为预算的112.9%,增加4.3亿元,增长26.1%。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38.4亿元,为预算的86.6%,减少65.5亿元,下降32.1%

按现行财政体制和有关政策办理与省财政结算后,全州2011年公共财政预算平衡情况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亿元,加上中央“两税”、所得税、燃油税费改革返还性收入4.4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58.8亿元,专项转移支付49.3亿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4.3亿元,上年结余收入16.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2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0万元,调入资金3.7亿元,全年总收入为160.5亿元。总收入减去当年支出138.4亿元,上解支出1218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0万元,调出资金878万元,年终滚存结余为21.5亿元,扣除按政策规定应结转下年继续安排使用的项目结余20.9亿元,全州累计净结余5775万元。

(二)政府基金预算

全州基金收入完成1.7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4亿元、上年结余4.5亿元,调入资金878万元,基金总收入7.6亿元,减去基金支出4.8亿元,上解支出8万元,基金结余2.8亿元(主要项目包括:地方教育费附加1917万元,文化事业建设323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234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17万元,政府住房基金304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8073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667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3518万元,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2459万元,育林基金1311万元,森林植被恢复费1162万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903万元,彩票公益金3563万元,其他基金333万元)。

二、州本级财政收支决算及平衡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

2011年,州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5亿元,为预算的107.5%,增加1.7亿元,增长19.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2亿元,为预算的106.9%,增加1.5亿元,增长30.7%;非税收入4.3亿元,为预算的108.4%,增加2526万元,增长6.2%

州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6亿元,为预算的69.8%,较上年减少9588万元,下降2.6%。其中:教育1.7亿元,增长5.1%;科学技术3134万元,增长23.1%;农林水事务2亿元,增长78.4%;社会保障和就业6999万元,增长37.7%;医疗卫生1.4亿元,下降12%,主要是中心医院建设专项补助同比减少;文化体育与传媒8833万元,增长20.6%;一般公共服务3.1亿元,增长7.1%;公共安全3亿元,增长33%;国防1227万元,增长39.7%;节能环保2645万元,下降19%,主要是天然林保护专项补助同比减少;城乡社区事务738万元,增长59.4%;交通运输11.2亿元,增长3.3倍,主要增支项目为中央车辆购置税用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5.9亿元和归还公路建设地方债券1.7亿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5125万元,增长3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4.5亿元,增长78.4%;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3.3亿元,下降82.8%;住房保障支出6647万元,增长16.2%;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1.5亿元,增长10.6倍,主要是地质灾害防治1.4亿元;其他支出1981万元,下降88.6%

2011年州级公共财政预算平衡情况是:州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5亿元,加上中央、省返还性收入3.4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8.7亿元(其中:原体制补助收入8539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2.8亿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9039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6453万元、公共安全转移支付5204万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8245万元、教育转移支付补助102万元、结算补助等其他转移支付2.2亿元),专项转移支付8.6亿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2.8亿元,上年结余收入11.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2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0万元,调入资金3.7亿元,全年总收入为52亿元。总收入减去当年总支出36亿元,上解支出225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0万元,年终滚存结余为15.5亿元,按规定应结转下年继续安排使用的项目结余15.4亿元,累计净结余1375万元。

(二)超收收入安排

2011年,州本级实现超收收入0.7亿元,安排情况为:一是税收超收4015万元安排用于法制宣传、驻村工作组等支出;二是非税超收3326万元为公路超限收入,对应安排州公路局人员及公路养护支出。

(三)政府基金预算

2011年,基金收入完成129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385万元,上年结余1.1亿元,基金总收入1.5亿元,减去基金支出1794万元,上解支出8万元,年末基金结余1.3亿元(主要项目包括:文化事业建设费249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36万元,政府住房基金304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3035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11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843万元,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1898万元,育林基金1117万元,森林植被恢复费519万元,彩票公益金1545万元,其他基金2万元)。

三、省对州、县级转移支付情况

(一)—般性转移支付

2011年,省给予州、县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58.8亿元,较上年增长5O.6%,其中:原体制补助收入41.1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16.9亿元、调资转移支付补助6.8亿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2.4亿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1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补助3046万元、教育转移支付补助2.2亿元、公共安全转移支付3亿元,医疗卫生转移支付补助1.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转移支付2.8亿元、结算补助等其他转移支付2O.9亿元。

(二)专项转移支付

2011年,省给予公共财政预算专项转移支付49.2亿元,主要是:交通运输12亿元,农林水事务10亿元,节能环保3.4亿元,医疗卫生3.3亿元,教育2.7亿元,住房保障2.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2.3亿元,公共安全1.9亿元,城乡社区1.5亿元,科技1106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5803万元。

(三)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

2011年,省给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4.3亿元。

四、州对县转移支付情况

2011年,州下达县级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50亿元,较上年增长56.3%;下达专项转移支付40.6亿元,较上年增长2%;下达县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1.5亿元。在保证省对县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及时到位的同时,州本级财力安排县级专项补助资金2.9亿元,加大了对县级财政的支持力度,对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以上2011年全州和州级财政决算,请予审查批准。

 

 

201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州各级财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增质提量、跨越发展”工作基调,准确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一方面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原则妥善安排各类支出。上半年,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收入稳步增长,支出保障有力,全州财政经济运行情况良好。

一、16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完成18.4亿元,同比增收3.6亿元,增长24.3%,其中:上划中央“两税”4.2亿元,同比增加7012万元,增长20.6%;上划中央所得税2亿元,同比增加5100万元,增长40.5%。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2476万元,为预算的48.8%,同比增加22340万元,增长22.3%,收入基本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的目标。从结构看:税收77267万元,同比减少2475万元,下降3.1%;非税45209万元,同比增加24815万元,增长121.7%

上半年,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52493万元,为预算的38.9%,同比增加79754万元,增长21.4%,其中:州级支出136425万元,增长46.5%;县级支出315851万元,增长13%。全州公共财政支出主要科目情况是:教育52539万元,增加5603万元,增长11.9%;社会保障和就业29085万元,下降39%;医疗卫生28750万元,增加3473万元,增长13.7%;农林水事务48126万元,增加22317万元,增长86.5%;公共安全33161万元,增加9511万元,增长40.2%;节能环保17369万元,增加10689万元,增长160%;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8431万元,增长7.9%。财政支出增加主要是及时兑现了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活补助资金、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等。

(二)全州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全州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062万元,同比增收1996万元,增长39.4%,其中:地方教育附加1827万元;土地有偿使用收入4596万元,同比增收2218万元,增长93.3%;育林基金66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4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506万元;其他政府基金收入43万元。

全州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171万元,同比减少5847万元,下降53.1%,主要是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支出同比减少3319万元。其中: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73万元;文化事业建设费20万元;地方教育附加315万元;土地有偿使用支出4358万元;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50万元;育林基金12万元;森林植被恢复33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2万元;政府住房基金56万元;其他政府基金212万元。

(三)州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16月,州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2651万元,为预算的47.3%,增收18418万元,增长41.6%。其中:税收34127万元,为预算的48.2%,同比下降2.2%;非税28524万元,为预算的46.3%,增收19180万元,增长2.1倍,主要是景区门票收入缴库增加。州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36425万元,为预算的30.7%,增支43307万元,增长46.5%

2.基金预算执行情况。16月,州级财政基金预算收入完成883万元,增长21.3%,其中:土地有偿使用收入365万元,育林基金16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502万元。州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12万元,其中:文化事业建设费20万元,育林基金12万元、森林植被恢复费9万元,政府住房基金56万元,其他政府基金15万元。

(四)全州财政预算执行特点

一是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一季度,全州综合经济景气指数延续高位态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48892万元,同比增长27.5%,实现了“开门红”。但受宏观经济影响,全州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四、五月份同比增长仅18.32%18.25%,截至六月,剔除不可比非税收入因素,实际收入增长仅2.3%,增速大幅回落。

二是主体税种增长乏力。上半年,落实提高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税收收入下降3.1%,增速下降近65.7个百分点。五大主体税种完成68253万元,同比减少1505万元,下降2.2%,其中:增值税完成13217万元,增长25.9%,主要是新增黑水新鼎电力发电和非即期收入增加;营业税完成38084万元,同比减收5010万元,下降11.6%;企业所得税完成11076万元,增长49.5%,主要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和预征企业所得税增加了非即期收入;个人所得税完成2519万元,下降9.7%;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3357万元,同比减收2610万元,下降43.7%

三是非税收入比重较大。上半年,非税收入完成45209万元,同比增加24815万元,增长121.7%。其中:其他收入24182元,同比增长186.3%,主要是州级景区门票收入缴库增加。

四是财政保障重点突出。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构建和谐、实现富裕”的工作主题和“一强一地两区”奋斗目标,加大财政对“三农”、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着力推进“五个阿坝”建设,确保“10+1民生工程”资金需要。16月,州财政下达民生项目资金16.4亿元,其中:就业促进工程120万元、扶贫解困3362万元、牧民定居及综合防治大骨节病40163万元、教育助学工程7361万元、社会保障24888万元、医疗卫生工程10834万元、百姓安居工程6272万元,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工程15100万元、生态环境工程47749万元、文化体育工程1559万元、幸福美丽家园建设5020万元。16月,全州民生工程资金支出17.6亿元,完成预算的74.2%,同比增加2.2亿元,增长12.5%

二、上半年主要财政工作

(一)严格规范收入征管

一是加强重点税源、重点行业及高收入行业的监管,充分发挥税务稽查职能。完善财政收入激励机制,努力培植新兴骨干财源。

二是进一步加强国有土地收入监管。按照“经营城市、经营土地”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州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有关政策,不断加强我州土地出让金的收支管理,积极探索国土收入管理、使用的新方法和新措施。

三是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继续加大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力度。在继续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项目等的基础上,对不合法、不合规的收费项目进行公布、取消。做好规范市场价格收费许可及收费标准等工作。

四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加强州属景区管理局门票收入监管。上半年,四个景区管理局上缴专户门票收入1.7亿元。

(二)完成重点项目申报

一是完成地方政府债券项目申报工作。加强地方政府债券项目库管理,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衔接,完成了20122.0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项目的申报、批复工作。

二是完成2012年重点生态功能转移支付项目申报工作。申报项目36个,涉及资金40369万元,主要用于植被恢复、地质灾害防治以及环境监测能力提升,重点保障了汶川县城周边“5·12”地震生态毁损区恢复治理、茂县岷江及黑水河沿岸重点地段植被恢复、若尔盖县草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以及红原县草原保护等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

三是完成2012年革命老区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全州共申报革命老区项目25个,涉及资金7808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改造及中小学校舍附属设施建设等。

(三)深入推进财政改革

一是继续推进和深化全州公务卡改革。多次与州商业银行进行沟通和协调,截至目前,进“大平台”系统的州本级预算单位共办理1073张公务卡,实现刷卡消费117738元。同时,指导并敦促县级财政加快实施公务卡改革工作。

二是加强州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支付中心工作程序和审批手续,规范了州级预算单位的支出行为和支出标准,杜绝了违纪违规问题。建立州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做到了支付范围全面完整、支付流程清晰规范,加强了财政资金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三是有序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围绕“扩面增量、整体推进、深化完善、构建体系”的总体目标,启动实施州级6个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强化部门绩效理念,优化支出结构,提升管理水平。组织各县自主选择3个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实现绩效评价工作全覆盖。积极配合、派员参加省级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提高我州绩效评价工作水平。

四是继续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深入推进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做好州、县实施方案的制定、审核和上报工作,落实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各项配套政策,确保工作平稳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强化财政资金监管

一是加强州级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批复工作。州级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为185个,涉及34个单位,到位资金230959万元(其中:灾后恢复重建资金226162万元,其他资金4797万元),已竣工项目79个;审计部门审计17个,财政评审中心评审53个,审计部门正在审计的项目9个,财政已批复项目45个。

二是完成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经州、县相关部门逐级审核确认,我州2011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符合中央财政贴息政策的贷款达61亿元,财政贴息金额达7807万元,惠及7个重灾县、110多户企业。该项政策自2O08年实施以来,全州累计兑付震后恢复重建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21489万元,较好地推动了我州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大力推进政府采购工作。上半年,全州政府采购预算15347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2593万元,节约资金2754万元,节约率为18%;其中:州本级采购预算5438万元,实际采购金额4170万元,节约资金1268万元,节约率为23.31%。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确保政府采购公平、公开、公正,同步监督州本级采购项目近60多人次、批复州本级和各县限额标准以上政府采购120多项、抽取评审专家360多人次。

四是投资评审工作卓有成效。上半年,评审中心共评审招标控制价及工程竣工结算项目共83项,项目送审总金额116258万元,审定102110万元,审减财政资金14148万元,平均审减率为12.17%

(五)推进预算信息公开

一是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按照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的意见》和中央、省财政补助下级财政专项资金公开目录,加大45类财政专项支出预算的公开力度,重点公开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以及“三农”等方面的财政专项支出。

二是推进“三公”经费公开。按照中央、省的统一部署,实施州、县“三公”经费总额公开,有序组织政府组成部门稳步推进“三公”经费公开。做好州本级2011年“三公”经费决算和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收入征管,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继续加强税收征管,强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立足我州优势,搞好财源建设,巩固主导税源,培植新兴税源,提高公共财政收入质量。强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提高基金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除教育收费外的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二)优化支出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财政支出安排上,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牧民定居建设、寄宿制学生生活、村社干部报酬、维护稳定、卫生等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等民生支出和重点支出。同时,全力保障恢复重建后续运行维护支出需要,继续推进全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积极争取更多的转移支付补助

抓住“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的机遇,优先弥补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的收支缺口;抓住国家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机遇,探索建立我州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与均等化标准,加大向中央和省财政争取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同时,加快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强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目标。

(四)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

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动财政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财政干部队伍。要加强干部学习培训和思想政治建设,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增强财政干部综合能力和素质。要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级联创”等活动。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引导干部认真践行“四个特别”的要求,面向群众转变作风。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力,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与创造力。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深入贯彻《廉政准则》,加强廉政教育,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要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阿坝州人民政府

关于2011年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

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201288在阿坝州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笫4次会议上

州审计局局长  陈福生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州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2011年度州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州审计局按照州委、州政府和省审计厅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把推动州委、州政府重大决策贯彻落实作为重要任务,狠抓重大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审计,加大违纪违规问题揭露和查处力度,督促相关部门依法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并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提出建议,努力为全州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审计结果表明,2011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州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全州财政收支情况

2011年,全州财政总收入1,605,157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0,108万元,占总收入的13.09%;上级补助收入1,167,477万元,占总收入的72.73%;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20,000万元,占总收入的1.25%;上年结余165,391万元,占总收入的10.3%;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0万元,占总收入的0.31%;调入资金37,181万元,占总收入的2.32%。总收入减去当年实际支出1,383,51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218万元、调出资金878万元及安排预算稳定基金5,OOO万元,年终滚存结余为214,544万元。再减去结转下年支出208,769万元,净结余5,775万元。在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42,706万元,占67.92%;非税收入67,402万元,占32.08%

从全州财政收支平衡情况看,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上级补助收入,财政自给率为15.19%。用于发展项目支出占40.51%。各预算单位实际支出1,005,447.5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98,184.24万元,占59.49%;项目支出407,263.30万元,占40.51%。在基本支出中:工资福利支出232,336.9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207,488.8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58,358.46万元。在项目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185,018.24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194,161.9万元、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10,679.16万元、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7,404万元。

二、州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一)州本级财政预算审批情况

2011年,州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算安排为9.8亿元,加上返还性收入O.9亿元、省预通知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4.1亿元、中央和省预通知专款补助10.2亿元,扣除下达县级专款补助7.6亿元后,州本级财政总收入为17.4亿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州本级一般预算支出预算安排为17.4亿元。201119,州十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了2011年州本级财政预算。2011113,州财政局下达了2011年州级部门预算。2011810,州十届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批准了州本级一般预算支出的调整预算,支出预算由17.4亿元调整为32.5亿元,调增15.1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券收入调增支出2亿元;上级补助收入调增支出1.4亿元;上年结转结余调增支出11.7亿元。

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因上级财政增加转移支付和各项专项拨款补助等,净增支出预算19亿元,年末州本级一般预算支出预算相应变动为51.5亿元。在地方政府债券收入调增支出的2亿元中,用于补充兰成铁路资本金2,760万元,用于省道209线鹧鸪山隧道西洞口至红原公路灾后恢复重建17,240万元(归还前期贷款本金)。

(二)州本级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州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4,974万元,完成预算的107.52%,较上年增长19.43%,其中:税收收入61,967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59%,完成预算的106.93%,较上年增长30.69%;非税收入43,007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41%,完成预算的108.38%,较上年增长6.24%

在税收收入中,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幅较大,较上年分别增长113.17%60.81%154.73%,增值税和营业税增幅较小,较上年分别增长16.41%18.8%。在非税收入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大幅度增长,较上年分别增长631.01%108.32%,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则呈下降趋势,较上年分别下降34.77%22.56%

(三)州本级财政支出预算执行隋况

2011年,州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59,779万元,完成全年预算数的69.84%,同比下降6.96%。在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安排用于基本支出158,035.7万元,占44%;安排用于项目支出201,743.30万元,占56%。各预算单位实际支出317,367.2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45,712.81万元,占45.91%;项目支出171,654.41万元,占54.09%。在基本支出中:工资福利支出56,900.08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6,705.14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32,107.59万元。在项目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67,911.14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54,302.35万元、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11,178.31万元、债务利息支出21,022.61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7,240万元。

(四)州本级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1年,州本级财政总收入520,389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4,974万元,占总收入的20.17%;上级补助收入234,973万元,占总收入的45.15%;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20,000万元,占总收入的3.84%;上年结余118,261万元,占总收入的22.73%;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0万元,占总收入的0.96%;调入资金37,181万元,占总收入的7.15%。总收入减去当年实际支出359,77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25万元及安排预算稳定基金5,000万元,年终滚存结余为155,385万元;再减去结转下年支出154,010万元,净结余1,375万元。从州本级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来看,财政自给率为29.17%;,用于发展项目支出占54.09%

(五)重点支出执行情况

2011年,州本级财政用于教育、农林水事务、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重点支出的资金分别占州本级一般预算支出的4.67%5.56%0.87%1.95%,同比分别增长5.12%78.44%23.10%37.75%

2011年,州本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收入共计82,744万元,其中:收到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收入42,874万元,上年结转39,870万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共计48,120万元,其中:州本级支出32,951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5,16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4,624万元。

从州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看,财税部门全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抓住机遇,难中求进,主动服务,大力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有力支持了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被审计的单位认真整改上年审计查出的问题,共入库财政资金3,496万元,归还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2,900万元,核减工程造价节约资金12,742万元;有1个部门受到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罚款已按时解缴入库;根据审计建议,完善制度规定47项,财政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增强,预算约束和投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同时,审计发现,在财政预算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育支出未达到法定增长比例。2011年,州本级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的资金为16,808万元,占州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4.67%,同比增长5.12%。按财政部统一口径计算的州本级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比例为22%,州本级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的资金的增长比例低于当年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州财政应当增加教育支出,确保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二)5173万元的逾期借款末收回。一是2006615,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晶金隆会议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借款合同,借款3,000万元,借款期限6个月,2007114到期。2010120,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晶金隆会议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借款延期合同,从2010121日起,延期一年,于2011120日到期。截至2012425,借款合同已逾期,但借出资金尚未收回。二是201O319,州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与大九寨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借款合同,州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转贷给大九寨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资金1,300万元,借款期限为2010930日前归还。截至2012425,大九寨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归还借款1,127万元,尚有173万元没有归还。三是2010125日,州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与大九寨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借款合同,州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转贷给大九寨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资金2,000万元,借款期限为201O1031日前归还。截至2012425,借款合同已逾期,转贷资金尚未收回。上述三项逾期借款共计5,173万元。根据有关规定,现已责成州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对逾期借款进行催收。

(三)新增财政应返还额度过大。2011年新增财政应返还额度1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37%,主要是单位预算指标结余及项目资金结转。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省级专项补助下达较晚,当年无法实现支出;二是部分建设项目缺口资金因未竣工,无法实施竣工决算而没有拨付。

三、州本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在对州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时,延伸审计了州文化局、州水务局、州扶贫移民局、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4个州级部门及下属预算单位。从审计情况看,被审计部门重视部门预算执行和制度建设,强力推进预决算通报、公开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总体看部门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违法违规问题有所减少。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预算编制不完整。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未将上年结余资金185万元编入2011年度预算,未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原州移民办基本账户资金余额18万元,在单位合并时未纳入扶贫移民局法定账户统一核算,未纳入预算管理;二是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州水务局收取的房屋租金和汽车变价收入共计21.8万元未上缴财政,未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三是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2011年,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购置的公积金联名卡业务软件、机关财务管理软件等资产共计60万元,未计入单位固定资产账;四是现金管理不规范。州扶贫移民局存在超过规定范围和限额使用现金的问题,不符合现金管理有关规定;五是会计核算不规范。审计发现被审计部门存在部分经济业务未登记入账、将收入列入暂存款、会计原始单据不完整、账表不一等问题,会计核算不规范。

对上述审计查出的问题,州审计局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要求按规定限期整改。

四、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情况

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是今年由审计署统一部署的重要审计任务。受省审计厅委托,州审计局组织全州88名审计人员,组成15个审计组,连续两个多月,对州本级及9个县(除草地4县外)2011年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福利资金等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州本级和9县人民政府及其所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卫生、财政等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残联等单位,延伸调查了39家企业、10个村(居)委会和6家医院,有关情况追溯到以前年度。审计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全州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2011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投入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补助资金0.65亿元,惠及21.81万农民和城镇非从业居民;投入1.5亿元补助74.86万农民和城镇非从业居民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州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1,437.55元,比2005年增长111.09%,高于同期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的增长率。2007年以来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年均增长16.1%19.93%,均高于城镇居民和农民可支配收入年均14.45%17.99%的增长率。

但在审计中也发现一些需要整改的问题:一是部份企业实行选择性参保。2011年,州本级有146户企业未参加工伤保险,在州工商局登记注册的149户企业未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二是农业银行未按国家规定优惠利率计息。2011年农业银行对州社保局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存款未完全执行优惠利率,导致少计存款利息76万元。各县也有此类问题;三是录入数据错误导致多收或少收保费。2011年,由于社保经办机构录入信息系统数据错误,导致3人多计基数多缴企业养老保险费1.4万元,765人少计基数少收企业养老保险费4万元;四是个人账户计息错误。2011年,由于社保经办机构少计201O年末单位划拨个人账户部分本息和个人缴费部分本息,导致少计2011年个人账户利息44万元;五是年报销医保住院费超过规定标准。经抽查2011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费报销情况,有2人住院费用超过规定的20.3万元最高上限标准,其中:九寨沟县1人超6,819.65元;黑水县1人超1,381.35元;六是存款利息未转入财政专户。州本级2011年工伤保险支出户存款利息7.82万元,生育保险支出户存款利息O.03万元,养老保险支出户存款利息58.16万元,共计66.01万元,未转入财政专户。

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各县和有关部门正在逐项制定整改措施,不断完善监管制度。

五、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情况

截至2012620,全州审计系统累计完成1510个灾后恢复重建子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投资889,080.41万元,审减50,436.02万元,审减率5.67%;在审子项目552个,投资201,172.66万元。累计完成援建省委托审计子项目538个,投资489,940.42万元,审减39207.35万元,审减率8%;在审子项目152个,投资193,043.95万元。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和州委、州政府领导指示,州政府于528日派出督查组,深入相关县和州级项目主管部门开展了调研督导工作,针对地震重灾县竣工决算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督查意见,要求整改落实。710,再次派出督导组到各县和州级项目部门进行了检查督导。

六、重点民生工程审计情况

(一)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对全州2011年度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计划、到位、管理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了14个主管部门,审计总金额13,003万元。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截至20111130,“十年行动计划”项目省级资金尚有657万元未到位,已责成有关部门与省十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衔接,尽早落实未到位的项目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二是金川县调整使用专项资金114万元,已责令限期全额归垫。

(二)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项目财政资金审计情况

组织全州10个县(除汶川、茂县、阿坝县外)采取“同级审”的方式,对2010年度实施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项目资金进行了审计,审计主管部门33个,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抽查。提出审计建议30条,审计总金额10.85亿元。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按省要求将易地搬迁、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等项目资金整合,由于项目资金性质、下达时间、实施内容地点等不尽相同,形成了部分资金缺口。组织各县审计局对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易地搬迁和易地育人资金拨付、管理、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茂县、黑水、小金、理县、松潘县存在未按规定程序报批,自行调整项目的问题。已责成上述县按程序完善调整后实施方案的报批手续。各项目实施县已按程序将调整后的实施方案报批;二是松潘、九寨沟、阿坝县和阿坝卫校未按项目计划完成年度任务;三是个别项目补助资金使用大额现金支付。

从审计情况看,全州上下重视对民生工程的监管工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总体情况较好,对违规问题审计部门已作出了处理和处罚,被审计单位已经或正在进行整改。

七、金融和企业审计情况

根据省审计厅的授权,州审计局对金川县农村信用联社2010年度资产负债和损益情况进行了审计。该信用联社经营管理情况总体较好,但存在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足、贷款分类不准确、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不合规、不良贷款率超标、向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借款人发放贷款问题。该社对审计中查出的问题认真进行了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经济处罚。

因企业重组需要,根据州委、州政府安排,由审计、财政、国资、税务部门组成财务清理审计工作组,对大九旅集团公司及其所属的分、子公司进行了资产清理和财务审计。清理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在建工程未转入固定资产。截至2012430,大九旅集团公司及其部分分、子公司已竣工并交付使用(未办理竣工决算),“在建工程”18,194万元未入固定资产;二是应提未提折旧。截至2012430,大九旅集团公司及其分、子公司应补提折旧近1,762万元;三是未经审批报废固定资产。20106月,大九旅集团公司同意岷源山庄报废固定资产119万元,未经州国资委审批;四是应缴未缴各项税费。截至2012430,部分子公司应缴未缴各项税费7,627万元(含账面未反映的未缴款180万元);五是往来账款未入账。截至2012430,大九旅集团公司内部往来款项账未入账金额897万元。对上述问题已出具审计报告并责令整改。

八、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根据州委组织部的委托,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的同时,对州水务局、州文化局、九寨沟旅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州中藏医院法人代表的经济责任审计正在进行。

九、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

(一)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加强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统筹力度。适时推进预算公开,合理确定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加大对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和清理力度,盘活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改进超收收入使用办法201112月,州本级财政动支当年超收收入7,000万元。根据《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要求,改进超收收入使用办法,逐步将超收收入转由下年预算安排使用;对确需当年使用的超收收入,要根据收入进度情况,提前做好超收收入预算草案,报州人大审批后及早下达预算。

(三)提前做好“营改增”调研工作。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从今年1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率先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工作。财税部门要提前做好“营改增”调研工作,利用税制改革对我州的有利因素,规避不利影响。

(四)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没。按照“金保”工程建设要求,完善州、县网络布局,统一管理,统一业务流程,真正建立“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网络平台,及时、准确、完整、全面录入传输数据信息,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

(五)逐步减少财政应返还额度。结合我州气候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各类项目施工,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强化资金监管,发挥资金效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通过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反映了重大政策执行、预算管理以及重大投资项目、重点民生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审计免疫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州政府会督促各县各部门认真整改。整改落实情况,将向州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阿坝州人大常委会关于《阿坝州人民政府

关于阿坝州2011年财政决算和2012年上半年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201288,阿坝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阿坝州2011年财政决算和201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和《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度州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会议同意该《报告》,决定批准2011年州本级财政决算。

会议对《报告》分别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常委会组成人员34人,到会27人,“财政报告”满意26票,基本满意1票;“审计报告”满意24票,基本满意3票。

会议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多措并举,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一要固本强基,稳定财源。继续加强财政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按照“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的要求,严格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稳定基础财源,扩大财政收入总量。二要抓住机遇,争取财源。抓住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及藏区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做好前期准备和工作对接,争取上级更多的投入。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更多的转移支付补助。三要多措并举,培植财源。认真落实国家鼓励实体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与培育财源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一场两园十大工程”建设进程,促进项目尽快投产、达产,真正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结构的成果体现到企业增效、财政增收上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后续财源。千方百计引进一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符合我州功能定位的新兴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提高财政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

二、优化结构,加快财政支出进度

一要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集中财力改善民生,确保民生项目及重点建设资金需求。二要加大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保障力度,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卫生、科技等领域的经费支出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要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加强监督,强化财政绩效管理

一要加强财政监督。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继续加大对重点民生支出、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项目的资金监督,不断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努力防范财政风险,确保资金拨付和使用的规范、安全、高效。二要强化绩效管理。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建立依法、科学、民主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施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绩效管理,增强预算法制观念,强化预算约束力,进一步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水平。

 

 

 

 

 

 

 

阿坝州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工作的报告

 

201288在阿坝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上

州城乡建设住房局局长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州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一)规划情况

按照《阿坝州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总体规划(20092012年)》,我州计划从2009年起,用4年时间,投入政府性资金27.29亿元(其中:省统筹25.92亿元,州、县配套1.37亿元),在11个县、136个乡镇、527个行政村、608个定居点,实施41457户、21.07万人的定居房建设,完成608个定居新村公建及产业配套项目。同时,在夏牧期间,发放4.15万顶帐篷及篷内设施,做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实现“居住条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公共服务有较大提升,畜牧业经济有新发展”的目标。

(二)推进情况

一是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推进情况。截至目前,全州共投入资金72.09亿元(其中:政府性资金27.29亿元,发放贷款6.34亿元,牧民自筹38.46亿元),完成527个村、609个定居点的民房及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累计建成民房42082户、村民活动中心433个、文体广场426个;新建各类道路1945公里、高位水池296处、供水管网1171.88公里,打井837口;建成10KV线路573.86公里38OKV线路1032.54公里,安装小微水能发电机组82台、变电器321台、路灯6500盏、太阳能热水器3.6万台;新建公共厕所626座、排污管网902.21公里、垃圾回收点1119个、简易垃圾处理场319处、简易污水生化处理设施305个;配备移动通讯信号发射塔24处、卫星电视接收设备94套;新建道路1945公里、桥涵4383、河堤和堡坎25.77万立方米。

二是帐篷新生活行动推进情况。全州共投入资金3亿元(其中牧民自筹4145.7万元)。2O09年,全面完成了4.15万顶帐篷及篷内9件套生产生活设施的调运、发放任务,牧民群众对篷内设施的功能、质量普遍感到满意。20116月,完成了41457顶牧民新型帐篷和273顶村委会用帐篷的调运、发放任务,新型帐篷深受牧区群众的喜爱,使用情况良好。此外,我们还向牧民免费发放了1.66万台便携式卫星电视机,极大地丰富了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效提升了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主要做法

我们始终把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作为加快牧区发展、有效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稳定的“总抓手”,按照“政府组织、群众自愿、就地从优、生活便捷、突出特色”的原则,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做到了“规划优、彰显特色,制度全、运作规范,管理严、程序到位,统筹好、动力强劲,进度快、全面突破,质量优、群众满意”。

(一)健全制度体系

一是健全责任制度。全面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积极推行分管领导一线指挥机制,及时组建州、县、乡三级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领导及办事机构,明确了分工,细化了任务,落实了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部门配合抓,社会各方支持抓”的工作格局。

二是严格考核制度。将牧民定居行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纵向落实到县、乡、村,横向细化到季、月、旬,并与各县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大力推行目标责任金制度。同时,将其作为重要督查事项,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专项与综合相衔接,组建督查组深入一线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三是完善运行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了项目规划设计、项目代建、工程招标、安全质量、资金管理、项目管理及行政问责等管理制度;完善并全面落实了部门牵头、分工合作、分类指导、进度通报、跟踪督查、驻点督导、全面审计、考核奖励等工作制度,形成了科学、完整、严密的制度体系。

四是建立帮扶制度。结合“创先争优”、“对口帮扶”、“挂包帮”、“千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干部联系农牧民”等活动,建立“州级领导分区督导、州级部门分区指导、干部包户帮村”制度,加大对基层的帮扶、指导、督促力度,做到了乡乡有领导挂帅、村村有部门帮扶、户户有干部指导。

(二)科学编制规划

一是做实总体规划。按照“因地制宜,自下而上,县统计、州审核、省批复”的原则,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清理核实的基础上,编制了《阿坝州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总体规划(20092012年)》及7个专项规划,明确了主要目标、实施原则、建设对象、建设内容及标准、保障措施等。

二是做细年度计划。自加压力,主动作为,提出了“四年任务三年完成”的构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同时,立足实际,合理调整年度建设任务,科学编制年度实施方案及项目细化方案,将建设项目落实到了县、乡、村、组、户,确保了定居点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三是做优建设规划。遵循“因山就势、依山傍水、自然布局、错落有致、彰显特色”的理念,打破“夹皮沟、军营式、火柴盒”等惯性思维,科学编制定居点建设规划。同时,设计出多套特色鲜明、生态环保的户型让群众选择,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村庄风貌,有效提升了村庄布局、民居设计、产业规划和建筑美学水平。

四是做精点上规划。在新建村,统筹推进“一中心五通六配套”(即:村民活动中心,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信,配套幼儿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贸流通、科技服务、环境保护设施)等公共及配套设施建设;在提升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重点推进“五改三推一整治”(即:改房、改厕、改厨、改圈、改庭院,推广太阳能、沼气、生物质炉,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三)做好前期准备

一是超前安排部署。及早召开动员大会,提前谋划、全面部署、统筹安排相关工作,做到了工作启动早、安排部署早、任务落实早、措施到位早。同时,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州长办公会等重要会议,多次听取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

二是深入宣传发动。坚持边建设边发动、边推进边教育,通过开设宣传专栏、组织参观学习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推进宣传教育。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广大群众由“要我建”转变为“我要建”,积极投工投劳,主动参加建设,做到了“党委政府有号召、人民群众见行动”。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立足建设项目多、建材供应紧的实际,坚持“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原则,编制建材特供方案,建立特供机制,加强建材储备。完善项目推进机制,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统规联建、公建代民建等方式,提前确定施工队伍,全面落实施工人员,确保了在建设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四)整合各方力量

一是强化资金整合。坚持“渠道不变、性质不变、用途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资金,设立财政专项贷款担保资金,并将新建定居房的贷款额度提高到3万元/户,有效解决了牧民“集资难”的问题。同时,鼓励农牧民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投资投劳,形成了“上级拨、群众筹、银行贷、财政补”的资金投入机制。

二是强化项目整合。以产业项目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效益优先、突出特色、统筹推进”的原则,以县为主体搭建平台,以定居点为中心,以基地建设为抓手,全面清理、科学整合产业项目。同时,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认真筛选、逐项对接,确保项目整合的可行性、实效性。截至目前,全州已整合产业项目160个。

三是强化政策整合。将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与灾后恢复重建、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三百”示范工程、幸福美丽家园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尤其是整合各方政策资源,加大了对牧民定居点的倾斜力度,有力推动了工程建设。

(五)狠抓项目建设

一是加强示范引领。按照“示范先行、全面推开”的思路,创新项目推进方式,全面实行“六统六保”(即:统一建设选址、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方式、统一投入渠道、统一项目管理、统一建设标准,确保宣传到位、确保规划到位、确保资金到位、确保管理到位、确保帮扶到位、确保督查到位)制度,切实加快示范点建设。

二是坚持质量第一。转变质量监管方式,组建质量监督组,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巡查,对有安全隐患的建筑坚决撤除重建;组织专家编写民房建设技术导则,落实监管责任;及时抽派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基层技术指导服务,加大农牧民培训力度,强力引导牧民规范运用安全措施,全面保证建设质量。

三是突出产业支撑。按照“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着力打好“绿色、生态、特色”三张牌,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加快优质蔬菜、特色水果、道地中药材、高原马铃薯基地建设;着力发展饲草产业,转变饲养方式、改良草种畜种,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着力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味、优化旅游服务,加快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实现农牧民多元化增收。

四是推行阳光建设。制定了《阿坝州牧民定居行动计划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牧民定居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工程招标投标规程》等制度。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确保了资金使用安全、合规、有效。同时,整合全州审计力量,对牧民定居行动计划项目资金进行了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跟踪督促整改。

(六)加强后期管理

一是确保引导到位。坚持正面引导,通过进村社、进家庭、进学校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牧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大力引导其正确使用、有效维护定居点设施设备,有效提高了设施使用率,延长了使用期限。

二是确保管护到位。坚持建管并重,将定居工程后续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村社干部,做到了公共设施有人管、有人护”。同时,将定居点设施设备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建立群防群治、长效管理、综合监督、责任追究、经济赔偿等制度,做到了“建好一个定居点、健全一套好制度”。

三是确保投入到位。按照统筹整合、公开公平、科学使用、强化监管的原则,鼓励项目实施县开源节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长效投入机制,确保定居点各类设施设备持久发挥效益,让牧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均衡的社会服务。

三、主要成效及经验

一是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通过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结束了我州牧民群众逐水草而居、沿山涧而居、居无定所的历史。定居新村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二是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原则,大力推进牧民定居点配套项目建设,建成了幼儿教育、医疗主生、文化体育、商贸流通、科技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定居群众享受到了更好地公共服务,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三是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通过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全州新建、改造特色农业基地70余万亩,新建棚圈1.8万平方米,种植优良牧草6.8万亩,建成标准化示范养殖小区2334个,现代农牧业提质加速,特色旅游蓬勃兴起,定居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四是牧区群众观念极大转变。坚持功能配套、适度超前、根除陋习的原则,引导广大牧民配套购置卫浴设施、厨房设备、现代家电等。目前,广大牧民群众正逐步摆脱传统落后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昂首阔步走向健康、文明、卫生的新生活。

五是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加强。通过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全州牧区村两委办公条件明显改善,干部综合能力明显提升,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巩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显著增强,对促进牧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几点经验

一是科学规划,彰显特色是前提。只有站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立足当地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优势产业、风俗习惯等,科学规划,超前谋划,才能使规划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成为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是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是保障。只有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组织、协调、动员、引导作用,才能确保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只有坚持群众主体,充分调动其自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其意愿和首创精神,才能确保定居点建设取得实效、让群众满意。

三是培育产业,增加收入是根本。只有把拓展增收渠道、增强群众致富能力作为落脚点,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首要任务,根据产业区域规划布局,坚持最佳适宜和效益优先原则,科学选择、大力发展有特色、有市场、有潜力的产业项目,才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增收。

四是示范先导,辐射带动是目标。只有坚持示范先行、逐步推开原则,在抓好示范点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建设方式、运作机制、带动模式,大力推广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才能充分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带动功能,真正实现“推进一个、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资金整合不够到位。在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推进过程中,省上加大了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由于整合项目渠道多、资金额度大,且资金性质差异大,部分项目资金难以整合使用。据统计,我州无法整合的双“戴帽”资金中,仅省财政厅同意向省级部门征求意见的资金就达6.5亿元。同时,由于省“戴帽”下达项目资金,州级无权调整,部分县存在资金预算缺口;部分项目资金下达时间不一、要求各异,给整合使用带来了一定困难;部分县资金整合使用不到位、效果不理想。

二是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由于资金投入有限,部分定居点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生产配套设施建设总体效果不明显。同时,定居新村特色产业整体发展速度不够快、质量不够高。

此外,原已定居的牧民群众对实施帐篷新生活行动十分期盼。同时,未在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总体规划内的牧户和新分户强烈要求纳入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州共有新分户4694户;未在总体规划内的牧户3528户。其中:阿坝县“两场”4村、811户;若尔盖5乡、26村、2717户。

(二)下一步打算

一是狠抓定居点配套设施完善提升。按照省藏区民生工程办公室的要求,坚持机构不拆、队伍不散、力度不减,对已建定居点排查出的未配套项目进行完善,力争在8月底前完成全部工作。同时,搞好已建定居点的绿化、美化和环境整治工作,为迎接省检查验收打好基础。

二是加快阿坝县牧民定居建设进度。指导、督促阿坝县加快推进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在项目管理、技术服务、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今年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目前,阿坝镇、若柯河牧场、贾柯河牧场等1032村民房建设,已完成计划的75%,公建已完成计划的80%

三是加强对定居新村的规范管理。以强化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以培训、指导、服务为重要环节,以造就一批有文化、善经营、懂管理的村级人才为核心,把定居点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督促各县按照省《牧民定居点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办法》规定,结合各自实际抓紧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

四是加大定居点特色产业培育力度。坚持走“突出特色、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形成优势”的路子,加紧编制定居点产业发展规划,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经营方式转变,加快发展现代种养业。以农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着力延伸产业链,使农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紧紧依托牧民定居点,以“藏家乐”、“农家乐”等为载体,努力培育特色乡村旅游业。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是省委、省政府在藏区牧区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和德政工程。我们将根据会议审议意见,增添措施,加大力度,扎实推进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着力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为实现牧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贡献!

 

 

阿坝州人大常委会

关于《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牧民定居

行动计划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阿坝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于201288日听取和审议了《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会议对《报告》进行了满意度表决,常委会组成人员应到34人,实到27人,表决结果为:满意23票,基本满意4票。

会议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全面自查总结,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一是州、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尽快对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组织全面自查,对照《阿坝州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总体规划(20092012年)》,认真梳理项目实施情况,分析存在困难和问题,不断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二是对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工程质量、资金到位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开展专项审计;阿坝县要加快进度,确保全面完成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三是州、县定居办及相关部门要做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资料的立卷归档工作。确保顺利完成省委、省政府对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检查验收。

二、继续争取支持,巩固提升工程成果

一是积极向省争取,解决牧民定居行动计划6.5亿元无法整合项目资金的问题;二是积极向省争取,力争未纳入规划的牧户享受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三是积极向省反映,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继续支持牧民定居点基础设施的续建和完善。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巩固和提升牧民定居工程成果。

三、大力调整结构,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

州、县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州现代草原畜牧业工作会等会议精神,立足牧民定居实际,通过规划引导、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引导牧民因地制宜,转变生产方式:坚持生态、生产、生活并重,坚持“三化”互动,科学规划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资源要素配置,通过组织化手段、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现代草原畜牧业和特色旅游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突出专合组织的规模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发挥其在市场经营中的组织作用、联结作用和服务作用;积极争取中央、省对藏区牧区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转移支付力度;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在产业布局、农产品加工、品牌打造上牢固树立“全州一盘棋”的观念,打造大品牌,走向大市场,最终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定居牧民安居乐业。

四、积极探索研究,创新管理服务机制

牧民群众从游牧到集中居住后,对牧区基层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各级政府要树立公共服务管理理念,积极研究牧民定居点管理服务工作,探索和积累牧区社区化管理经验,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成立定居点居民委员会,创新定居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模式。二是尽快制定包括牧民定居点、灾后重建、幸福美丽家园建设、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等民生工程中公共服务及公共设施管理的综合规范性文件,研究好、制定好、管理好、实施好牧民定居点的综合管理服务工作。

五、强化宣传教育,提升牧民整体素质

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中的先进经验、先进事迹和可喜成就,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广泛宣传广大牧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真挚的感恩之情、感恩之举,教育引导广大牧民群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一是积极开展牧民定居点精神文明村建设活动,以“新村寨、新牧民、新风尚、新环境”为主题,围绕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灾后重建、幸福美丽家园建设、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等民生工程,集中开展以文明新村和明礼诚信示范户、清洁卫生示范户、和谐平安示范户为重点的“文明在牧区”创评活动。二是加强牧民群众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引导。州、县、乡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以转变定居牧民思想观念为目标,广泛开展“牧民新村文明生活倡导行动”,积极组织定居牧民开展现代科技、文明礼仪、法律法规、学前教育、卫生防疫、妇幼保健、文化娱乐、农林牧科普知识和“双语”培训活动。强化诚信教育,引导牧民依法还贷。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牧区科技文化活动,使广大牧民群众牢固树立科学意识、文明意识、法律意识、卫生意识、生态环保意识和诚信意识,努力提升牧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阿坝州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四川省禁毒

条例》的执法检查报告

 

201288在阿坝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高晓蓉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于2007i2月29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自200861日起施行。《四川省禁毒条例》于19931028经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四川省禁毒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确立了禁毒工作的基本制度,将禁毒工作方针、禁毒工作机制、禁毒工作领导机构的设立、禁毒的社会责任以及禁毒工作的各项保障措施用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为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为确保“一法一条例”在我州认真贯彻执行,71223日,州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先后深入茂县、汶川、黑水、松潘、九寨沟、红原、金川、马尔康县对“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同时,委托理县、小金、阿坝、若尔盖、壤塘5县人大常委会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对8个县的禁毒办、8个乡镇、4个村、5个社区、9个禁毒委成员单位、4个公共娱乐场所、4个“三品”使用单位共42个点进行了走访和实地检查。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具有成瘾性、管制性和违法性的特征。随着新的药物不断合成问世和发现,某些药品具有易成瘾以及可能被滥用造成危害的特性,毒品的种类和范围将不断扩大。

(一)全州毒品犯罪的特点和现状

全州毒品犯罪隐蔽性强,犯罪人员逐年增加,青少年化和女性化趋势明显,外出吸贩毒人员多。截至725,根据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统计,阿坝州籍吸毒人员为1356人,外地查获占65%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8%。吸毒人员大多集中在农区县且地处旅游环线,吸毒人员100人以上的县有汶川、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理县,吸毒人员50人以上的有小金、马尔康县,其余各县均有数量不等的吸毒人员。全州毒品犯罪涉及种、制、贩、吸各种形式,涉毒地区分布较广。种植以罂粟原植物为主;制、贩、吸以合成毒品冰毒为主,并呈多样化趋势;极少数吸毒人员使用杜冷丁、美沙酮、地西泮等药品,合成新型毒品有所蔓延。吸食场所由前几年的公共娱乐场所转为以宾馆、酒店、出租房屋、游戏厅等场所为主。

(二)全州禁毒工作基本情况

禁毒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州、县政府和禁毒委员会对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以“打、防、管、控”为抓手,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赌源截流,强化宣传教育,开展无毒害县、乡镇、村(社区)创建工作,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健全禁毒工作机制,落实娱乐场所管控机制,注重“三品”管理,着力禁种铲毒,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我州禁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以来,全州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47起、治安案件235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543名,强制隔离戒毒84人,摧毁制毒窝点3个,缴获各类毒品2923.2,铲除毒品原植物5769株。治理整治涉毒重点区域6个(茂县凤仪镇、松潘进安镇、川主寺镇、汶川威州镇、九寨沟漳扎镇、理县杂谷脑镇)、外流吸贩毒问题突出县1个(黑水县)、禁种铲毒重点县2个(九寨沟、松潘县)。全州建成无毒县3个(阿坝、金川、壤塘县)、无毒害县1个(九寨沟县)、无毒乡镇136个,占全州乡镇的6O%。宣传教育面城区达到90%、农村达到75%,学校宣传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毒品知识知晓率达100%

二、总体评价

近年来,在省禁毒委(办)的精心指导下,州、县政府牢固树立“抓禁毒就是抓民生”的理念,以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为主线,按照国家、省关于禁毒工作的部署,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以建立禁毒工作社会化体系、深化毒品预防教育、严打毒品犯罪、加强毒品问题综合治理为重点,全面推进禁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规范运行为前提抓制度,工作体系日益完善

一是完善责任制度。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州、县两级禁毒委员会,分解目标,细化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各成员单位把禁毒工作纳入本部门、本系统工作规划,;加大了对基层的指导、服务、督促力度。

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将禁毒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了情况通报、定期研究、跟踪督查、分级保障等制度。州政府领导经常听取禁毒工作情况汇报,积极协调解决禁毒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分级落实禁毒经费保障,为禁毒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完善考评制度。充分发挥禁毒考评的导向作用,严格执行考评项目和标准,不断完善考评体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构建了“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监督”的良好格局,提升了民调满意率,禁毒社会化工作体系日趋完善。

(二)以破案打击为重点抓整治,专项斗争成效明显

一是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先后开展了“禁毒严打、环蓉破冰、2011严打整治、打击突出涉毒违法犯罪、破案攻坚、夏季百日会战、清网行动、打四黑除四害”等专项行动,缉毒执法水平明显提升。全州案件破获数、打击犯罪嫌疑人、缴毒数均有较大增幅。

二是强势挤压犯罪空间。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扶贫等措施,加强娱乐场所管理,严密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治理涉毒重点整治区域和外流吸贩毒问题突出县,开展禁种铲毒工作,挤压毒品犯罪空间,清除毒品犯罪土壤。“十一五”期间九寨沟县被国家、省禁毒办评为禁种铲毒工作优秀组织单位。全州禁种铲毒工作基本实现了“非法种植活动得以控制、毒品原植物零产出”的目标。

三是扎实推进专项整治。以公共娱乐场所和“三品”为重点,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近年来,全州共组织开展集中清查行动近百次,40家易制毒化学品单位(企业)实现网上申购、网上审批、网上监管。公共娱乐场所涉毒问题得到一定遏制,易制毒化学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无流失。

(三)以宣传教育为牵引抓预防,禁毒意识明显增强

突出贯彻执行“一法一条例”,制定并实施《阿坝州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明确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狠抓预防,提高全民禁毒、防毒意识,做到了“五个结合”

一是普及宣传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重点加强对青少年、无业人员等吸毒高危人群的禁毒法制教育,努力减少新吸毒人员的滋生。普及宣传在内容上侧重普及毒品知识、法律知识,注重传播抑制毒品的知识,提高全民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能力;重点教育在内容上以合成毒品为重点,针对青少年、妇女、无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以防范合成毒品危害能力为重点内容的教育,帮助其筑牢拒毒“防火墙”。

二是传统宣传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传统手段,广泛开展禁毒宣传“六进”活动,加快建设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禁毒教育防治体系。同时,立足自身实际,在内涵、形式、载体上出新招,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创特色,不断拓展宣传教育领域,不断创新宣传教育载体,不断丰富宣传教育内容,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是阵地教育与流动宣传相结合。强化学校、娱乐场所等传统重点宣传教育阵地,逐步推进阵地宣传教育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通过禁毒宣传短信平台、禁毒宣传QQ群等载体,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禁毒宣传教育传播网络,提高禁毒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同时,以党支部为核心,深化“流动课堂”宣传;运用宣传车、禁毒志愿者小分队等方式,在繁华街区、交通枢纽、大型建筑工地、景区、牧民定居点、灾区重建安置点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四是突击宣传与常态教育相结合。在认真做好“6·26国际禁毒日等重点时段集中禁毒宣传的同时,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常性禁毒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全民禁毒意识。在持续推动城市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面向乡镇、面向农牧区、面向景区、林区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减少禁毒宣传的盲区、死角,确保宣传教育全覆盖。

五是宣传内容与教育形式相结合。巩固已有内容和形式,坚持与时俱进,融入人文关怀,真正从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形式、实在的内容,力求形式与内容相统一,避免形式的呆板、内容的空泛。通过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活动,全州禁毒宣传覆盖面进一步拓宽,全民禁毒意识显著增强。

(四)以萎缩市场为目标抓管控,管理力度明显加大

一是在强制隔离上下功夫。加大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和拓展应用工作力度,强化吸毒成瘾人员管控措施,提高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收戒能力,最大限度收戒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目前,全州收戒吸毒人员84名,做到了社会面吸毒人员应收尽收。

二是在动态管理上下功夫。强化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着力网上管控系统,及时进行信息更新和数据维护,将全州新增吸食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人员数控制在现有吸毒人员总数的5%以内,新增吸食合成毒品的人员数控制在现有吸毒人员总数的1O%以内,处置率达100%,查获的吸毒人员管控比例达到60%以上。

三是在社区戒毒上下功夫。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通知》(川办函 [2009]127号)和《四川省禁毒委四川省综治委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通知》(川禁毒发[2011]1号要求,各乡镇(街道)政府和公安、司法、民政、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全面开展社区戒毒工作。

四是在强化服务上下功夫。按照《阿坝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细化职能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强化吸毒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全面落实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等戒毒康复措施,全州吸毒人员的动态管控能力有所提升。

(五)以分类指导为手段抓创建,创建成果不断巩固

根据《四川省创建“无毒社区”工作考评办法》(川禁发[2010]1号),按照“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的要求,强化分类指导,突出“保”、“创”两个重心,坚持宣传、打击、帮教、防范、管理多管齐下,大力开展无毒社区创建工作。对目前基本不涉毒情或毒情轻微的县,要求创建无毒害县;毒情一般的县,要求通过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创建无毒社区;毒情比较严重的县,要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地突出的毒品问题,通过重点整治,为建成无毒社区扫清障碍。

三、存在问题

虽然全州在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的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面临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毒品犯罪渗透持续加剧,堵源截流任务艰巨

随着全州交通条件的改善,毒品犯罪活动更加方便、快捷,零包贩毒案件不断增加。仅去年以来,全州破获50以上毒品犯罪案件2起,零包贩毒案件17起,所有毒品都是通过成都及周边郊县流入;破获制毒案件2起,制毒原料均从我州周边地区运入。由于我州种植罂粟原植物的历史悠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群众传统习惯的影响,非法种植罂粟原植物的行为具有较强的反复性。堵源截流,有效遏制毒品犯罪的渗透,是我州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青少年吸毒人员增幅快,宣传教育难度加大

以青少年为主体,以娱乐场所、宾馆、出租房屋为主要场所的吸食合成毒品人员持续增多,特别是在外地被查获的吸毒人员明显增多。因此,加强青少年和外出人员的禁毒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涉毒区域有所扩大,创建工作面临新挑战

在国内涉毒因素增多、毒品危害持续加剧的情况下,我州被查获的吸食、贩卖毒品违法犯罪人员已涉及全州13个县,蔓延危害加剧,对已创建的无毒县和无毒乡镇构成极大威胁。

(四)禁毒保障工作滞后,缉毒能力亟待提高

目前,州人民政府依法对州本级禁毒专项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但全州依法将禁毒专项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的只有5个县,尚有8个县未纳入财政预算;全州共设九寨沟、松潘、茂县3个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汶川县公安局禁毒中队(挂靠刑警大队),有禁毒缉毒专职民警15名,缉毒民警少、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与禁毒斗争的现实要求差距较大。按照强制隔离戒毒的有关规定,我州设在松潘的强制隔离戒毒所,由于受气候、环境等条件限制,不能达到强制隔离戒毒的要求和效果,州内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均送往绵阳市新华戒毒所进行强制隔离戒毒,重新选址修建强制隔离戒毒所已是刻不容缓。同时,我州各县社区建设滞后,不能满足社区戒毒工作需要。

(五)《四川省禁毒条例》部分条款已不适应禁毒工作的需要

《四川省禁毒条例》颁布施行已近20年,为促进全省禁毒工作,打击毒品犯罪,净化社会环境,确保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但随着新时期对禁毒工作的新要求,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颁布实施,《四川省禁毒条例》的诸多条款已不适应当前毒情形势的需要,亟待修改完善。

四、对策建议

州人民政府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工作方针,健全“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工作机制,逐步解决影响禁毒工作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牢牢掌握禁毒斗争的主动权,确保禁毒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不断完善社会化禁毒工作机制

一是推进机构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州、县禁毒社会化办公室规范化建设,落实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协调职能。积极推进乡镇、街道禁毒工作领导和办事机构建设,多渠道充实乡镇禁毒专干队伍。

二是推进工作规范化建设。尽快出台重点整治、重点督办、专函通报等工作规范,建立政府专项督办制度,规范涉毒重点整治和督办工作;尽快出台群众举报毒品违法犯罪奖励办法和举报者保护制度,引导、扶持和规范禁毒协会、禁毒志愿者、禁毒义工和行业协会等群团组织建设。

(二)及时高效打击毒品违法犯罪

一是全警缉毒,严打涉毒犯罪。继续坚持“破大案、打团伙、摧网络”的工作思路,全面深化公安机关三级缉毒破案和多警种参与侦办毒品案件工作机制,常态化严打高压毒品犯罪,以抓获毒枭毒贩、打掉贩毒通道、摧毁贩毒网络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二是立体查缉,严防毒品流入。完善覆盖出入州主要陆路、邮路、航空、物流等通道的防控体系,推动环蓉省、州、县际间禁毒执法协作和多警种联动查缉机制建设,充分运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提高查缉工作实效,最大限度将毒品堵截在州门之外。

三是打零打小,严控社会面。按照“打早、打小、打苗头”的要求,狠抓公安禁毒(刑侦)大队、派出所打击零星贩卖毒品工作。对零星贩毒、零星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违法犯罪,予以严厉打击,绝不能让其坐大成势,为害一方。

四是专项治理,严查重点问题。深入开展整治合成毒品、外流贩毒、容留吸毒、聚众吸食毒品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社会危害严重、群众反响强烈的涉毒问题;严格审批管理,防止“三品”流入非法渠道。

(三)面向全民开展常态化预防教育

一是完善全民禁毒教育体系。禁毒工作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毒品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强化履职尽责能力,形成禁毒工作合力,按照《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健全“全员覆盖、全民教育”的宣传体系,将禁毒宣传教育纳入文化建设与创新的重要范畴,与普法、科普、健康、职业、预防艾滋病等教育紧密结合,统筹推进。

二是巩固禁毒宣传教育阵地。在全州公共服务场所、社区、学校、易涉毒单位、“三品”单位(企业)、村组逐步设立禁毒宣传橱窗(角),确保禁毒宣传“入户到人、全员覆盖”,分层级、分地区、分部门提高公众对禁毒常识的认识率。

三是努力提高宣传教育实效。以青少年、合成毒品为重点,深入开展“四个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拓宽宣传范围,突出自身特色,推进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格局合成化、手段创新化,全面提升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水平。

(四)全面深化对吸毒人员的戒治挽救

一是强化动态管控。按照“见面排查、动态维护”原则,及时将发现的吸毒人员录入动态管控系统。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数据信息,严格动态跟踪,切实掌握吸毒人员的现实状态,杜绝吸毒人员漏管失控。

二是强化戒毒工作。对符合强制戒毒条件的吸毒成瘾人员,坚决送强制戒毒所强戒。同时,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09]127号文件)要求,加大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加速推进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

三是强化创建工作。突出“保”、“创”两个重心,坚持宣传、打击、帮教、防范、管理多管齐下,大力开展无毒社区和无毒害县创建工作,马尔康、红原、若尔盖县要创造条件申报创建无毒害县;小金、汶川、茂县、松潘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申报无毒乡镇。

(五)加强禁毒保障和支持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禁毒机构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禁毒工作的意见》(川委发[2004]29号)精神,健全禁毒缉毒工作机构,落实禁毒专项编制,在已有的3个禁毒大队的基础上,将马尔康、黑水、汶川、理县、小金5个禁毒任务较重的县单列禁毒专门机构,高配州、县禁毒机构职级。

二是加强禁毒队伍建设。在配齐、配强禁毒人员的同时,全面强化业务培训和社会化工作规范培训,深入开展警示、典型教育,打造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纪律严的禁毒专业队伍。

三是加强禁毒基础保障。按照《禁毒法》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的规定,落实禁毒工作经费并根据财政状况和工作需要逐年递增,以满足禁毒宣传教育、禁吸戒毒、侦查办案等工作的实际需要,保障禁毒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快阿坝州监管中心(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立项和建设速度,提高收戒吸毒人员的能力,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

(六)建议修订《四川省禁毒条例》

为确保禁毒工作的有效开展,突出我省禁毒工作的特点,规范禁毒工作机制、机构、宣传教育、管理、保障等工作,建议省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规定,对《四川省禁毒条例》进行修订和完善。

 

 

 

 

 

 

 

 

 

 

 

 

 

 

 

 

 

 

 

 

阿坝州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关于州人民政府贯彻实施《阿坝州实施<四川

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变通规定》的

执法检查报告

 

201289目在阿坝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上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郝士昌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12年工作要点安排,州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于71631日深入红原、若尔盖、松潘、黑水、茂县、汶川、理县和金川等8个县开展了州人民政府贯彻实施《阿坝州实施<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变通规定》的执法检查。委托阿坝、小金、壤塘、九寨沟、马尔康五县人大常委会就地开展执法检查。81,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召开会议,专题听取了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阿坝州实施<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变通规定》情况汇报。

一、基本评价

州、县人民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工作职责,强化法制宣传,创新管理措施。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和计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大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持续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全州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2011年末全州总人口913899人。其中,育龄妇女258009人,已婚育龄妇女l69803人;人口出生率为8.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8‰;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7.05%;人口死亡率为3.74‰,婴儿性别比为106.8,住院分娩率为75.1%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一是成立了以州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二是州政府主要领导与各县“一把手”签订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各级政府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计划生育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州、县政府按规定将计划生育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确保足额拨付,坚持把人均投入情况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内容,确保落实到位。

(二)载体丰富,氛围浓厚

在宣传贯彻落实《条例》和《变通规定》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一是积极落实人口计生“三为主”(宣传教育、避孕、经常性工作)方针。从县、乡镇到村都可以见到《条例》和《变通规定》的内容,乡镇村都有独立的计生宣传专栏,将藏、羌民族文化特色融入人口计生宣传阵地建设中。二是宣传形式多样。每个县都打造了数量不等的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休闲庄、人口文化长廊、人口文化中心。部分县组织了基层群众计划生育宣传队或歌曲创作,开展计生宣传。三是大力开展宣传品进村入户和节点宣传。自行制作宣传册、宣传产品,发放以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奖励扶助、少生快富、优生优育、关爱女孩、生殖健康等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年历。四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远程教育等现代媒体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普及。全州开通了“12356阳光计生”服务热线电话,为广大群众提供零距离的宣传、咨询、维权等服务。五是倡导婚育文明新风。积极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出生缺陷干预行动、关爱女孩行动,倡导群众树立晚婚晚育、男女平等、少生优生优育等科学、文明、进步的新风尚,让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走进千家万户。

(三)建立体系,提升服务

一是抓住“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提质提速的契机,以创建作为新时期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的抓手,全方位推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基层基础、药具标准化建设。截止2011年全州已成功创建国优县、省优县各3个,其余县均达州优。“国优”创建走在四川藏区首位。二是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阿委发[2O08]9号)规定,重点解决了计生技术服务人员编制严重偏少问题。三是对乡镇、村的计生服务阵地进行了统一规范。各乡镇村均有一间计生办公室,设施设备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各种人口计生帐表卡册及相关档案资料、各类药具完备。四是计生技术服务职能发挥较好。从硬件条件看,县计生技术服务站基础设施、设备较震前实现了跨越提升;从职能发挥看,各县服务站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技术人员每年23次下乡村开展免费“三查”服务和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等宣传,为育龄群众提供避孕措施知情选择、生殖健康、术后随访等服务。五是积极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推进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六是积极加强信息化建设。目前计划生育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信息系统、奖励扶助信息系统都实现了乡镇、县、州与省和国家的互联互通,计划生育数据统计、流动人口计生信息异地共享、三项制度享受对象确认数据都实现网上传输和报送。七是积极开展基层群众自治,充分发挥计生协会这个社会团体的作用,以村计生协会为基础,推进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开展。

(四)综合施治,管理有效

一是充分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职责,加强队伍建设,加强乡镇计生工作人员培训,熟练掌握信息系统操作流程和信息录入,使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数据在流动人口信息平台上得以共享。二是及时掌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各县人口计生局联合工商、人社、公安等部门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进行了多次清理清查,摸清了底数。三是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统一工作流程,建立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制度,与我州周边各地市州信息互通,共同管理,将流入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纳入常规性工作中,做到同部署、同管理、同服务。四是由人口计生部门牵头联合人社、文化、工青妇积极开展为农民工和留守儿童及家庭送文化送温暖活动。

(五)突出民生,兑现政策

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扶助政策。一是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三项制度”政策。从2O04年实施计划生育“三项制度”工作以来,全州共有44831(人)户享受国家计划生育“三项制度”奖扶政策,累计发放奖励金4138万元,落实率达到100%。二是全面落实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纳入县财政预算,统一兑现。三是积极开展计生“三结合”帮扶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发挥成员单位作用,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帮扶力度,通过基地加农户的方式,促进了计划生育户致富增收。四是各县根据实际出台了计划生育优惠政策。

(六)依法行政,规范有序

一是加大社会抚养费清理和征收力度。在全州多次开展违法生育清理清查和社会抚养费征收专项活动,严格按照《条例》和《变通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社会抚养费征收程序。多年来,全州没有出现一例因行政执法不当引发的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二是办证发证进一步规范。严格按照《条例》和《变通规定》规定审核发放《生育服务证》、《生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执法人员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滥发,不错发,及时办理。三是稳步推进行政执法示范创建活动。按照统一部署,积极推进人口计生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县、全省诚信计生示范县、全省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全省阳光计生示范县、全国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全国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创建活动。

(七)强化保障,提高素质

一是我州8个地震重灾县克服各种困难,迅速恢复计划生育行政和技术服务工作。做到机构牌子不倒、队伍不散、工作不断,涌现了一大批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人口计生工作在大灾中保持稳定。全州人口计生系统共落实灾后重建资金5609万元。其中,县级服务站建设资金3802万元,计生、卫生共建的乡镇计生服务站重建资金1807万元。6个县新建服务站有4个已投入使用,4个新建的县计生服务站设备采购、安装、使用全部到位,达到国家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实现了跨越发展。201012月我州代表全省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参加国家计生协全国会员表彰会,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李克强副总理的亲切接见。二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县人口计生局班子配齐,服务站技术人员得到充实,队伍作风建设不断加强。三是投入保障到位。各县在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保障了应由地方财政承担的各项人口计生事业经费,对村级计生工作人员给予了不同额度的补助,报酬得到落实。

(八)服务到位,推进有力

5.12地震中子女伤亡家庭涉及九个县共377户。其中,汶川县为324户。我州把再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作来抓,根据国务院开展再生育的决定和省人大、省政府有关要求,成立了以分管副州长为组长的再生育技术服务领导小组,领导和统筹协调全州再生育工作。在省级专家的指导下,我州广泛开展了以人为本,服务优质的“五个一”全程免费服务,相关县建立了《再生育全程服务工作应急预案》、再生育宝宝册,印制和发放了再生育服务宣传册,汶川县还专门制作了再生育工作光碟和再生育工作展示馆。20108月全面完成了再生育家庭生育力评估工作,对再生育对象进行分类指导,对不具备再生育条件的112户,由省级专家鉴定和劝导放弃,对有生育能力怀孕困难的家庭,由专家一对一指导,采取人工辅助生育技术帮助73户再生育家庭实现再生育愿望。目前已安全分娩229个健康宝宝。我州的震后再生育工作受到了上级政府和社会各届的普遍好评。

二、存在问题

我州在贯彻实施《条例》和《变通规定》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抚养费征收难以到位

对违法生育对象开展调查笔录难,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对不予配合做笔录的对象缺乏有效惩戒手段,征收决定书难以下达。当事人的年收入取证难,特别对于一些常年在外流动人口非法生育对象的年经济收入情况,调查起来存在不少困难。农村违法生育人员多以家庭经济困难为由,不缴纳社会抚养费,即便签订了分期缴纳协议,也不履行。历年应征社会抚养费1212.95万元,已征177.09万元。

(二)计生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规范

全州县与县之间无论从基础设施设备、人员数量、结构、素质,还是从业务工作开展情况都很不平衡,导致人口计生工作滑坡、人口反弹的风险偏大。主要表现在:一是乡镇人口计生队伍不稳定,以兼职人员为主,事业身份人员占绝大多数,人员变动大,工作经常断挡脱节现象,许多基层执法主体不合法,执法证持证率低,基层计生工作推进难。二是农牧民群众户口意识淡薄,出生不上户,死亡不注销,造成乡镇育龄妇女信息不全。三是非地震受灾县服务站设施陈旧、设备落后。

(三)人口计生队伍亟待充实和加强

计生服务站人员缺额较大,特别是检验、B超、影像等人员缺乏,影响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其他服务项目的开展,育龄群众无法获得良好的服务;村计生员报酬低、积极性不高;乡镇村计生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四)《变通规定》部分条款执行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少生快富政策执行范围是可生育三孩的地区,《变通规定》对生育三孩区域作了限定,导致我州多数群众无法享受这一政策。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离婚再婚的逐年增多,再婚后想再生育一个孩子的现象比较普遍,按现行规定,再婚生育多数情况是不允许的。三是随着“三化联动”的加快,基本建设的推进,全州失地农转非人员、移民搬迁人员、户口往来迁移人员的生育权利问题突出,现有规定对此类情况如何处理未明确。四是城镇居民,特别是无业城镇居民,无法享受计生奖励政策等。

三、对策建议

为更好地贯彻实施《条例》和《变通规定》,进一步提高我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推进宣传教育,转变生育观念

以提高群众知法守法、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为目的,继续深入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结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丰富宣传载体,突出抓好婚育文明宣传,逐步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在广大群众中营造一个以人为本,落实《条例》和《变通规定》的要求,合理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营造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良好氛围。

(二)围绕民生抓计生,健全服务体系

严格落实《条例》和《变通规定》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执法队伍建设,补充完善相关执法文书,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诚信计生等活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执法能力。健全和完善内部制约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杜绝违法行政行为;强化基层基础,逐步规划建设好县服务站,提高服务能力;坚持利益导向,健全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机制,全面落实计划生育“三项制度”等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确保计划生育事业经费足额及时到位;加强避孕节育、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防治工作,逐步扩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范围;加大违法生育案件查处和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健全打击“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案件长效机制;不断深化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真帮实扶,积极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培育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主人翁意识;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人口计生工作良好局面。

(三)提高素质促管理,稳定计生队伍

继续加强全州计生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机制。充实计生队伍技术人才,加强乡村两级计生干部业务培训,建立稳定计生系统人才队伍的相关机制,采取委托培养等方式造就一支数量足够、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敬业爱岗、懂业务、会管理、高素质的计生干部队伍,保障我州人口计生事业健康发展。

(四)建议启动对《变通规定》的修订工作

根据执法检查的情况,为了进一步关注民生,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有效解决群众期盼的实际问题,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和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建议对《变通规定》的部分条款进行修订。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会

第十一届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

州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201288在阿坝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上

 

包正杰

州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

州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州人大常委会第十一届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委托,报告个别州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审查情况,请予审议。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总名额为285名,实选代表281名。州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茂县选举的秦怀平已调离阿坝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四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五十三条之规定,其代表资格终止,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职务相应终止。

阿坝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现实有代表280名。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289阿坝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次会议通

 

决定任命:

单木真为阿坝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贺松为阿坝州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

决定免去:

冯青龙的阿坝州文化局局长职务;

贺松的阿坝州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职务。

任命:

周文波为阿坝州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

免去:

周全寿的阿坝州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职务。

 

 

 

 

 

 

 

 

 

在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

结束时的讲话

 

州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福耀

201289

 

各位组成人员,同志们:

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经过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已圆满结束各项议程。会议传达了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矿产资源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20122016年民族自治法规立法规划(草案)》;听取和审议了州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四川省禁毒条例》的执法检查报告、关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实施(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变通规定》的执法检查报告;听取了州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州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阿坝州2012年州本级财政预算调整(草案)的报告》、《关于2011年州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关于2011年财政决算和201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还通过了人事任免事项。会上,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请相关委室认真汇总梳理,进一步修改完善审议意见和法规案草案。

上半年,在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州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州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强化推进措施,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呈现投资高位增长、工业承压前行、旅游增势强劲、农业提质增效、群众持续增收、财力持续增强六大突出亮点。但是,经济运行中也还存在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工业生产和效益下降等问题,需要在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加倍努力。州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在巩固上半年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发展为要、稳定为重、民生为本、团结为根、党建为基”的总体工作要求和“增量提质、跨越发展”的经济工作基调,准确把握全省五大发展路径和藏区六项重点工作,立足州情,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吃透、用活、用足”国家政策,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政策服务,强化要素保障,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确保今年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州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大收入组织力度,确保超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进一步加强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支出预算执行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资金需求;要高度重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解决,通过完善机制体制来消除屡查屡犯的现象,对重大、典型问题实行问责,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金的审计,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本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情况的报告,听取了州人大常委会议题调查组关于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的调查报告。审议过程中,大家充分肯定了州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中所做的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也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会后要将这些意见建议充实到审议意见中,便于下一步整改提高。

7月下旬,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禁毒法》及《四川省禁毒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从执法检查情况看,200861《禁毒法》颁布以来,我州的禁毒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实行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不断加强禁毒领导机构和禁毒力量建设,狠抓“打、防、管、帮、教”工作,禁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确保了《禁毒法》在我州的贯彻实施,对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审议中,大家对我州的禁毒工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请法制委认真归纳总结,并充实到执法检查报告中,及时转送州人民政府。

我州的计划生育变通规定是结合自治州实际,于2004226在州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200463日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并于200481日起施行的。从对变通规定的执法检查情况看,目前全州干部群众计划生育观念有很大的转变,依法管理计划生育的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优生优育正在逐渐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但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难、社会扶养费征收难、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等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会后教科委要仔细梳理大家在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设,充实到执法检查报告中。为科学有序推进自治州民族立法进程,使所制定的条例更符合州情、体现民意,为自治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十一届州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民族立法工作,组织调研组先后多次召开州、县关于民族立法工作座谈会,广泛收集社会阶层、各方面对五年立法规划的意见建议,经过反复论证、修改,形成了提交本次会议审议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20122016年民族自治法规立法规划(草案)》。立法规划的制定坚持了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充分总结了前几届常委会民族立法工作经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了民族特色。大家在审议中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请法制委认真归纳总结,充实到立法规划中。

各位组成人员、同志们,本次常委会对被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颁发了任命书,进行了就职宣誓。下面,我对被任命人员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积极的生活情趣和经常的自觉习惯。不断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做到政治上清醒、法律上明白、业务上精通。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完善思路,细化措施,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增强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准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做好新时期的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努力工作,务实创新。始终坚持“发展为要、稳定为重、民生为本、团结为根、党建为基”的总体要求和“一体两翼”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全州发展稳定大局,开拓创新,争当实用型干部、发展型干部,敢闯、敢试、敢为,面对复杂艰巨任务,善于借力促进工作。既要依靠党和政府的强力支持实现工作目标,又要用活用足中央、省委对藏区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敢于和善于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倾斜,千方百计借助上级部门的资金和政策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三要真诚合作,维护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象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珍视团结,用高尚的人格统班子带队伍,带头发扬民主,注重集体讨论决定事项,注重调动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在重大问题上要明辨是非,果断决策,树立和提高威信。同时要注重个人修养,尊重别人,做到胸怀开阔,诚恳待人,团结带领一班人谋事创业。

四要遵纪守法,接受监督。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严格依法行政,按章办事,坚决杜绝办事拖拉、以权谋私、管理不力等影响部门和领导干部形象的行为发生。要牢固树立人大意识和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意识,正确处理好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要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积极办理人大常委会交办的信访案件及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回音。

五要严格要求,廉洁自律。始终保持清正廉洁本色,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珍惜生命、珍惜荣誉名声,珍惜家庭亲情,学会简单工作、简单生活、简单做人,一身正气,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言、慎行,任何情况下都要带头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树立国家机关和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各位组成人员、同志们,今年以来,常委会工作多,任务重,在完成常委会工作要点的基础上,出色地完成了州委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总体来看,工作进展顺利,成效十分明显。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要继续保持蓬勃向上的工作热情,继续按照“一个坚持、三个紧紧围绕”方法,认认真真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出席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情况

 

出席会议的有:

王福耀    田晓丹    周耀伍    温玉祥    高晓蓉    郝士昌

王顺清    何文涛    李洪勇    康庆伟    夏春喜    包正杰

伍连才    刘世文    李元平    李晓东          何世明

谷运麒    张力峰    张明德    陈万喜    陈钢旗     

贾书智          李林麒     

因事因病请假的有:

      龙升蓉    张德发    张德海    朱湘平   陈顺清

 

相关新闻